|||
管治是英文 governance的翻译,许多人翻译为治理。我的大学同学香港中文大学的沈建法教授坚持认为翻译为管治好,因为这个词有管理的成分,也有治理的成分。我指导博士后研究了和谐管治问题,我认为《孟子》的“由仁义行,非行仁义”就是一个和谐管治一种。
年青时读《孟子》,最震撼我的话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作为一个研究区域管理的学子,这句话一直让我思考着。特别是汶川地震、瓮安事件发生后,我特别想写一写,求教于高明。
我理解孟子的话是这样的:一个国家政权及其管理者,首先要把仁义化作自己的基本思想,“仁义在内”才能治理好国家,因为思想上有了仁义观、有了人权观才能把仁义“溶化在血液里”,把仁义才可能“落实在行动上。”才可能把仁义化为自觉行动,碰到问题从仁义出发而不是从什么“安定团结”的利益目标出发或者维护某个阶级的利益出发,社会才会真正的安定团结。各种利益目标往往是混合的,因此内部就会有冲突,这样仅从某一个集团和阶级利益出发的管治过程就不和谐了。历史证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贯彻时期,就是一个和谐管治时期。
在历史上,行仁义者,可能口头上叫着为了黎民百姓,为人民服务。他们实行“行仁义”,并且以自己的利益来判断行仁义的价值,他们采用机会主义的行仁义,而当自己的利益目标受到伤害时,就会或多或少会放弃仁义,或早或迟会背叛自己的仁义原则。有些统治者,有时把“仁义”仅仅是作个幌子,实际上作出危害公众最终也危害自己的行为。在这个世界的现代史就有许多这样的人。这些人按照功利目标制定了铁的组织纪律,并且提出了行仁义而在实际上也行了仁义。但是他们只相信仁义是手段不是目标。结果在利益冲突时就内部残酷斗争。这时他建立的铁的纪律成为作茧自缚的东西,请君入瓮,最终害了自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任何行动不能不没有目标的,没有仁义作为目标只能选择其他目标了,利益目标是容易被选中的。而在社会过程中,社会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不停地提出互相的挑战。结果因为利益目标他们冲突了。既然仁义是手段不是目标,当然他们就可以更换手段。而由仁义行,把仁义作为目标,就有了判断原则,就可以成为调整这些利益目标的原则。李自成的军队,在夺得政权前,在准明君和准清官的要求下,口口声声叫做“闯王来了不纳粮”,行仁义,节节胜利。可是作为农民造反者的李自成组织,他们的利益目标是富足生活,因此进了北京看到了京城的富足同时荡漾起自己的阶级仇恨,就开始掠夺财富与妇女,当年夺取政权“行仁义”作为实现利益目标的手段被利益诱惑排挤了。这样李自成的运动也就走到了尽头,社会分裂了,无力抵抗外族的入侵。如果他们“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社会不会分裂,吴三桂不会叛国,历史会有另一个发展。因此“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是和谐管治原则。和谐社会需要“由仁义行”而非等待清官、明君的“行仁义”。瓮安事件,为什么中央领导人一开始批示就与当地处理的不一样,应该有“由仁义行”成分,结果事态的发展转变了方向。汶川地震,国务院领导人为什么一听到消息就会赶到灾区,应该也有“由仁义行”成分,结果形成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局面。
有些激进派会批评,仁义是封建时代的东西,西方社会就没有仁义这个观念而只有民主。其实,仁义包括了民主的基本内容。人民不会虐待自己,民主意味着“仁义”。孟子仁义思想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就是民主思想,他确定了民主是一种目的。当然现代民主强调让人民选择的权力,仁义思想里还不明确,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把现代民主思想作为仁义思想的内容呢?成为和谐社会的进步政治思想。糟糕了,说好不谈政治,只谈管理。“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不谈政治,是管理的东西,是和谐管治的原则。
写到这里怕有人上纲上线,就谈点风月吧。 去年读好友大哆啦的文章:孩子要来了,她买了花,装扮了她与孩子的家。我猛省悟,这就是“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体现在爱的方面呀。我的几十年生活经验告诉我,真正的爱是“由爱行,非行爱也。”真正爱是一种自觉行动,一种本能行动。父母的爱往往是这种爱,除了父母以外,“由爱行,非行爱也。”可能是稀少了,可是“君子存之”,这种爱是存在的,只是许多人没有碰到,或者我们没有注意。而且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爱得太深,“由爱行”,结果在女人面前谨小慎微,处处忍让,结果女人会认个这个男性不潇洒、不坚强而选择“行爱”,敢于动手动脚的。有些还许身于玩弄她的男性。可能这时那个爱得太深的男性会提醒她,结果反目成仇了。女性喜欢有强力的,这是一种基因选择吗?我一直不清楚。不过人民不喜欢有强力的,毛泽东说:有压迫就会有反抗,蓄之愈久,其发必烈。所以我们需要“由仁义行,非行仁义”的原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