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单老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anbowei 昨天的轰动,是今天的标定,是明天的背景

博文

博士精而不博,焉谈大师

已有 7222 次阅读 2012-7-26 07:4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士, 精深, 渊博

      长期以来,大家对于博士形成的概念都是:在一个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上做出了深入系统的创新性工作。这种概念本身没错,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现状已经使得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致,而同一学科内的研究方向也非常庞大复杂。能够3-5年在一个学科内的某一研究方向上做出较为深入的、系统的、创新性的工作已经实属不易,具备了拿到博士学位的资格了。
      但是,如果一位博士仅仅将自己永远定位在这一唯一的研究方向上的话,那将对于该博士以及该学科都将是一大悲剧。博士的这个“博”字,本身是要求知识渊博的意思。这个知识渊博并不是非要求您是其他学科领域的专家,但是至少要拥有很多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也就是说,博士们不光要做到“精”,也同时也做到“博”字。
      当前的现状却是,很多工科博士们不了解哲学,艺术,文学;很多理科的博士们对于工程领域毫不清楚;很多文科博士对于科学领域基本是科盲。这种现状是和诸君头顶的博士帽极不相称的。海外博士的正式名称是Ph.D(哲学博士),这是因为只有哲学才是包罗万象,能够概括所有学科的学问,我的理解是,作为一名Ph.D绝对应该是对所有学科领域都有所了解的,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将本学科,本研究方向做的更为深入。孔子说过“君子不器”,这个“器”字是指将自己的能力局限于一个很小的应用范围,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不应该是这样的,而应当至少掌握“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然后才具备成为一名君子的资格。
      博士应该是通向大师的起步点。当下国人常常哀叹国内的教育体制难出大师。而当鄙人在对很多大师的生平,及学术经历进行过详查后发现每一领域的大师级人物,无不是多学科,多领域融汇贯通的全能式人物。
      以我所在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来说,冯诺依曼绝对是一位超级大师级人物。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博士们仅仅将他视为一位计算机科学家,却不知道他在其他很多领域的伟大成就。冯诺依曼在数理逻辑方面有重要贡献;在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方面奠定了基础;应用博弈论为数理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是曼哈顿计划的重要成员。据冯诺依曼同时代的很多人回忆,他对于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也有很深入的研究。
      同时,杨振宁先生作为一位大师级人物,其知识面也绝不仅局限于其研究领域--粒子物理。杨振宁靠父亲熏陶很早就打下了良好的数学基础(高中时已自学了群论),他回忆自己在很小的年纪就认真的研读过《孟子》。孟子其实是很有一种卓文不群的气质的,所以这也影响了杨先生后来做出了很多惊世骇俗的举动。而杨振宁的两位最重要的老师,王竹溪、费米,也都是多领域多学科精通的大人物。
      当我看到科学网上的很多风云人物发表高论时,都会详细的查看一下他的教育背景。结果发现只要是牛人,他们往往在 本科--博士--目前工作 上专业跨度很大。以陈安,迟菲最为典型。这些手头的例子也似乎印证了我的观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9583-595856.html

上一篇:方舟子又挑事了
下一篇:高盛对于奥运会的预测很扯淡
收藏 IP: 1.86.133.*| 热度|

8 曹聪 张伟 苏德辰 王芳 郑永军 吕喆 李侠 鲍永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