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维也纳驾校”(FahrschuleVIENNA)上学,感触颇深的是不仅学会了驾驶,也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品格。
我的教练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那种人,其教学风格可用二个字来概括:“苛刻”。但是,在我拿到驾照的那一刻,对于这个过分严厉的冷血教练,我却只有心存感激。因为正是他的严格训导,才促使我不辞辛苦地反复练习,有了今天这般娴熟的技术;正是他喋喋不休地反复要求,才使我把安全驾车的意识牢牢地植根在脑海,为自己一生的旅行系上了无形的安全带。
心里想着他人
“开车时心里要时时刻刻想着他人”是教练对我说过千遍、百遍的话。其具体化就是:下雨时记着缓慢行车,不把地上的雨水溅到别人的身上;开车门时用右手,保证自己的视线向后看,以免碰到后面的行人,等等……,这些看似小事情,却是该驾校对驾驶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
训练中,教练灌输给我的一个贯穿始终的思想就是:行人是使用交通道路的“上帝”。记得初学时,自己总是满有把握地在接近人行道前减速,慢行,心想我已经时刻准备刹车了。但当有人在人行道上行走,哪怕是距我还有5米远时,教练便会大声呵斥:“停车。”接着补充说:“你必须停,因为一旦出现情况,由于来不及刹车,你会杀了别人。”
对步行的“上帝” 们,只能尊敬有加,礼貌无减,这是安全驾驶的保障,教练要求我:
. 看到人行横道,要提前减速,乃至停车。
. 在公路上,看到有步行的行人,要有前瞻性,准备停车。
. 看到孩子在道旁玩耍,要高度警惕、密切观察孩子的举动,减速,准备停车。
. 看到行人站在十字路口准备过道时,必须停车,让行人安全地穿过马路。
. 在有轨车站要停车等待, 若无人上下车,要以步行的速度穿越,随时提防会有人突然赶车。
. 在老城的小胡同里,要以步行的速度行驶,并密切关注过往车辆。
等等……
经过驾校的系列教诲,我方顿悟,怪不得维也纳的司机绝大多数都文明礼貌,谦让耐心呢?其实这是驾校严格训练的结果。
放弃自己的权利,宽容他人的过失
当你行驶在具有优先行驶权道路上时,而从侧面小路上,一辆车明显地违反交通规则,飞驰而来,你怎么办?这是考试中的一个问题,正确的答案是:放弃优先行驶权,给对方让路。
当你旁侧的车指示灯显示要进入你的行车路线,而你的速度很快,你怎么办?正确的答案是:我减速,让他进来。
学会放弃自己的权利,对别人的侵犯能心平气和地处置;对别人的抢道、越车,能退一步海阔天空,是驾校对驾驶道德的另一要求。其实中华文化中又何尝不弘扬这样的精神境界呢?
儿时听得一个故事,有一朝廷大臣,家人与邻居为围墙的占地发生了争执,曾写信请求他“利用职权”为家人争得利益。而这位大臣却回信道:“千里来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大臣的家人见信后把围墙向里移动,邻居也效仿之,两家不仅不再争执,反而结为友好,和睦相处。的确,学会放弃自己的权利,人际交往中才有了更多的亲情与友善。
上驾校之前,曾常常不得其解:为什么维也纳并没有一条像北京长安街那样又长、又宽、又直的街道,可是堵车现象并不严重呢?通过驾校的学习令我茅塞顿开:适时地放弃自己的权利,宽容他人的过失,特别是绝不乱超车,绝不在道路的使用上耍横、充硬。驾校这种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为主导思想的教育,不仅培养了“多为他人着想”的良好驾驶道德,也保障了维也纳这个古典城市狭小街道交通的顺捷和通畅。
务必坚持原则
一次在穿越非交通灯控制的十字路口时,因为我的视线当时非常明朗,没有车辆和行人,虽然我明显地看到了那个Stop交通标志,但是我只是慢行,而未停车。教练低沉着嗓音,一字一板地说:“看到Stop停车标志,你必须停车”“无论有车没车,有人没人。”我的脸忽地烧了起来。教练严肃地说:“交通规则就是原则,不是看有没有车。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原则。”的确,教练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仅仅会开车是不行的,关键是要坚持原则、安全驾车。”
实际上,正是人们自觉自愿地遵守着一个个的生活原则,才保证了这个以原则为纲的社会,即方便了他人,同时也方便了自己。虽然每个小小的原则并无太大威力,但一旦有了这些原则,交通道路不再拥挤了,一切事情都显得顺理成章了,个人的利益也就能得到体现了。
难熬的驾驶学习阶段结束了,虽然教练百般挑剔、动辄发火,但是我明白,这些隐含在驾驶规范中的做人的道理,以及在驾校的严格灌输下,融入到血液里的“安全驾驶”的概念,都将会令我终生受益。考试时分,那个和颜悦色的监考官,看到我平稳地驾驶,一路上左转、右转,每一步都做得恰到好处,频频首肯。在那粉红色的,嵌着水波纹的驾照上面,在清晰的字里行间,仿佛印着一个道理“严师出高徒”.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6: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