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huetzenhof 维也纳大学

博文

维也纳大学650年的传统与创新 精选

已有 16165 次阅读 2015-4-22 18:20 |个人分类:维也纳写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今年年初,3月份刚一开学,维也纳大学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其650周岁生日的庆祝。乍一听这个数字,着实吃了一惊。650年了吗?650年啊!多么漫长的历史。

        1365年到2015年,维也纳大学走过了整整650年!她是那么古老,可她又是那么年轻,那么朝气蓬勃!

        700年,又能怎样?虽然我无法经历,但我坚信,她会像现在一样青春依旧。这就是“维也纳大学”,源远流长,青春永驻。

  为了对这个“长久的时光”有个明确的感受,刻意地想了想:1365年,中国的历史阶段当处在元至正25年。那时,朱元璋在南方刚刚起兵,是第二年。之后明军节节胜利,最终取代了元。

       言归正传,在这650年里,维也纳大学有什么贡献呢?

 

一、最难能可贵的“两个不变”:


   


1、地址不变。

       650年了,维也纳城市无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正所谓:“多瑙河东去,浪淘尽。六百五十年,城市神游。人生如梦,大学依旧。

       维也纳大学的主楼,历经650载“风云涤荡”,“岿然屹立”在维也纳市中心,矗立在那片“寸土寸金”的地段里,没有被“商业化”。是一种怎样的“尊师重教”啊? 

  坐落在环城大街上的,雄姿英发的维也纳大学,以文艺复兴式风格,象征着人文科学摆脱了宗教统治

 

2、名字不变。

650年之后,这个名字如今是“越叫越响亮”。因其世界的排名次序,已经成为经典“品牌”大学。

 

二、学术界的两大贡献:


1、诺贝尔奖的“摇篮”。

  维也纳大学是27位诺贝奖获得者的母校。自身拥有8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详述见本人另文《我与诺贝尔奖者做校友》)

     

2、“维也纳学派”的创立。

        1924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哲学教授石里克(Moritz Schlick先生,同一批志同道合的哲学家一起组成了讨论小组。每个礼拜四的晚上,石里克就邀请他们聚在一起,讨论关于逻辑和认识论的问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维也纳小组

        1929年,这个小组发表了自己的纲领——《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小组》,标志着维也纳学派的正式形成。维也纳学派提出改造语言,让哲学家眯着眼睛说的那些梦话,变成是可以交流的、具有确定含义的“物理语言”,并认为形而上学缺乏作为一门科学知识的资格,等等。

 

三、扬名全球的重大科学事件和人物:


1、血型的发现

        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研究所的生物学家卡尔·兰德施泰纳KarlLandsteiner首次报道,健康人的血清对一些人类个体的红细胞有凝聚作用。通过混合不同人的血清和红细胞,他发现了ABO三种血型,他的学生DecastrelloSturli又于两年后发现了第四种——AB型。兰德施泰纳因此获得193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弗洛伊德

       1881年,弗洛伊德获取了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著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结”、“利比多”(Libido)、“心理防卫机制”等概念,认为人类男性天生具有杀父娶母的欲望和恋母情结;女性天生具有杀母嫁父的欲望和恋父情结,以及儿童性行为等理论。如今其理论的大部分细节已经被心理学界抛弃,但理论的框架和研究方式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心理学发展,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保护“大学”、保留“大学原貌”与发展“大学”、“大学”创新,原本就不矛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6839-884374.html

上一篇:出国好不好
下一篇:奥地利人越来越喜欢中国了
收藏 IP: 84.113.38.*| 热度|

35 武夷山 刘全慧 梁红斌 苏光松 陈湘明 毛秀光 邱敦莲 孟佳 刘立 任国玉 郭战胜 杨金波 苗元华 侯沉 邵鹏 张凯军 黄永义 王安良 曹峰 曹须 石磊 路卫华 庄世宇 程娟 韦玉程 康建 蒋百川 王铮 zhouguanghui zjzhaokeqin xuexiyanjiu yijinai2013 naoh13 YanCivilE n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