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j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yjin 研究领域:分子病毒学与分子肿瘤学

博文

痛悼蒋观德博士 精选

已有 19576 次阅读 2013-2-12 17:34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香港时间128日早上收到关于我的博士后导师蒋观德博士于美国时间127日深夜在NIH校园突然与世长辞的消息,我的心情至今仍不能完全平复。蒋博士终年仅54岁,其死因仍在调查中,未得到证实。蒋博士是我科学生涯中对我影响至深至巨的另一位引路人,是我的良师益友。他的英年早逝,令我们情何以堪。我今天再次踏入NIH校园,脑海中常常出现蒋博士的音容笑貌,魂牵梦绕的也是他未竟的理想和事业。

 

蒋博士是一位富有魅力和成就的病毒学家。他是刚刚卸任的美州华人生物学会(SCBA)会长,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我与其他两位朋友为他逝世而合写的英文悼文,将发表在SCBA杂志《Cell and Bioscience》上。该文将他与他的博士后导师George Khoury博士作了比较。Khoury博士与导师 Malcolm Martin博士在研究SV40病毒时发现了增强子,是转录调控研究的开拓者。我认为,他们和蒋博士都属于诺贝尔奖得主Joseph GoldsteinMichael Brown不久前在Science杂志上指出的一整代杰出的NIH学者,先接受医学教育成为年轻的医师,再接受严谨的基础科研训练,两者结合后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在重要领域开天辟地的领军人物。Khoury博士同样英年早逝,198743岁时死于淋巴瘤的并发症,去世前一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我们在该文中简单评述了蒋博士在学术、人才培养方面及对华人科学界的重要贡献,也分析了他赖以成功的要素。他在逆转录病毒研究中的突破性成就包括发现HIV转录依赖于RNA元件TAR,阐明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通过影响DNA修复、有丝分裂周期及中心体复制而诱导细胞发生致瘤性转化等等。在此过程他也取得一些原先意想不到的重大发现,包括在研究HIV转录时发现TRBP,以后证明可介导RNA干扰;在研究HTLV时发现有丝分裂关卡的核心蛋白MAD1;以及在研究MAD1又发现与早老症有关的SUN1蛋白的功能。这些工作都为其他领域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根基。蒋博士的在学术上的成功与他的勤奋、善于应用新技术方法及积极寻找合作者等素质分不开。直至去世前几小时,他仍给我的一位同事发出电邮,对论文的撰稿提出建议。而我收到他去世消息时,刚刚准备将应他要求写出的一篇小综述发给他。他真正把自己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心爱的事业、同事和家庭。他的匆匆离去,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不舍和怀念。

 

蒋博士一直对中国医学生物研究的发展抱有热情与厚望。早在90年代中期,他就准确预测中国未来十到二十年的重要发展轨迹。对于任何有助于中国和中国学者的事,他总是不遗余力。2011年他在广州举办了SCBA年会,同时运用个人影响力,将国际上顶尖的十几位病毒学家请到台北和广州介绍有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希望为两岸学者提供最好的学习机会。他常常到台湾、香港和中国内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推动科研水平的提升,并以极大的热情向世界推介海内外华人的成就及亚洲生物医学研究的崛起,协助有才华的学者脱颖而出。他时时处处都强调华裔学者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并为此出钱出力。2011SCBA年会期间,他用自己长兄基金会的名义,鼓励并资助大批年轻华人学者到会参与,一时传为佳话。

 

蒋博士是少数敢于为争取华裔学者权益大声疾呼的科学家之一。他以详实的数据和严密的论辩,写出文章甚至出席听证,说明确实存在阻碍亚裔科学家在美国晋升为高层的“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他并身体力行,积极参与SCBA的组织和活动,成为华人生物学界的领袖人物。他祖籍福建,生于台湾,成长于美国,既从父兄身上继承了华人刻苦耐劳拼搏奋斗的精神,又深受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的美国优秀文化的影响,是一位真正中西合璧的学者。

 

蒋博士对博士后的要求很高,有时近乎苛刻。但凡是他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总是身先士卒,离他所提出的要求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严格要求和训练,造就了一批优秀学者。90年代中期与我同时在蒋博士实验室受训的博士后,大部分都成为世界各国重要机构的中坚,其中六七位都取得助理教授以上的职位,可说是现代版的严师出高徒。虽然我学不了蒋博士的作风甚至不完全认同他的做法,但我仍然珍惜自己的博士后经历,深信他的严格要求和压力对我的成长和以后的发展深有裨益。NIH的博士后来自世界各国,蒋博士对来自异国他乡不同文化背景的下属倾注了自己的关心,并在各方面分别提供人性化的实际帮助,使我们得以更快融入当地的生活。对于患病以及身心健康出问题的同事,他也以专业态度给予特别的协助和支持,使他们得以康复。回想起来,我们在当地餐馆、蒋博士家中及实验室里度过了无数欢乐愉悦的时光。

 

蒋博士虽然离开了我们,他留下的学术影响将长存。我们怀念他,也会加倍珍惜自己,珍惜亲人,珍惜同事。既将生物医学研究作为我们的终身职业,我们在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同时,更要保持身心健康快乐,勇敢面对事业和生活中的任何挑战。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蒋博士心目中期盼的华人生物医学研究的崛起以及华裔科学家得到更充分肯定的一天终将到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6627-661388.html

上一篇:人工改造禽流感病毒的研究究竟应不应该进行?
下一篇:人类和动物医学的紧密配合是追踪禽流感的关键
收藏 IP: 64.134.102.*| 热度|

53 曹聪 吕洪波 高绪仁 郭向云 戴德昌 施玉梅 马建敏 杨立泉 罗帆 王春艳 孟庆仁 文克玲 梁建华 李学宽 贺乐 孔梅 张焱 刘钢 陈冬生 段世伟 曹裕波 孙学军 赵凤光 唐凌峰 廖晓琳 徐索文 吴明火 喻海良 刘瑞亭 张俊鹏 杨顺楷 谢蜀生 刘淼 任胜利 贾立龙 魏东平 傅蕴德 唐涛 李大斌 徐大彬 王进 王守业 anran123 Majorite yunmu HeartOfPRC alibabamama LongLeeLu lbjman bridgeneer haoye ttee1 ht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