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j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yjin 研究领域:分子病毒学与分子肿瘤学

博文

投稿PNAS的后门关上了 精选

已有 65504 次阅读 2015-5-24 15:08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工作太忙已很久不写博客。包括Ebola、吃蝙蝠以及科学评价体系等题目,博文都没有写出来。只是靠记者帮忙,才把我的部分观点以不同的途径传播(参见下列参考文献)。趁出差前一点时间,简单将投稿PNAS的题目写下来吧。

几年前PNAS改革投稿方式,取消由院士推荐投稿,但留下一个尾巴,允许作者预先与院士联系,再由编辑部邀请该院士作出审稿安排。我当时就批评这种通过“Prearranged Editor”的投稿方式为换汤不换药,还被科学网的个别网友吐槽。几年下来,PNAS经过统计分析,已于201410月正式让这种变相推荐的投稿方式寿终正寝。在我看来,这算是把靠关系投稿PNAS的后门关上了。五年前我断定“这一预先安排的编审模式,早晚还会成为改革的对象”,不幸言中。回过头看,也许五年前的改革,正是为今天所作的铺垫。只是我等凡人,当时还未能体会到主编们的良苦用心。不论中外,分步改革减少阻力,乃是制胜之道。无论如何,PNAS投稿方式的进步,仍然可喜可贺。

比我更上一辈的国际学者知道,PNAS曾经是同NatureScience地位完全相同的学术刊物。几经沧桑发展至今,其学术水平与NatureScienceCell以及它们的大多数子刊相比,都已相差一大截。一部曾经位处巅峰的杂志为何渐失优势,究竟是受人情与后门所累,还是受院士的学术眼界所限,也许见仁见智。今天在国际上经营学术刊物的既有商业机构,也有非牟利组织,其竞争非常激烈。传统期刊受到新办期刊及网络期刊的挤压,如果不能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终将失去旧日的荣光。连PNAS这样的龙头老大,也在积极应对,其他专业性的期刊再固步自封就只能等待被淘汰的一天。

参考文献:

http://www.pnas.org/content/111/40/14311.full (PNAS公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6627-257683.html (2009年旧文“PNAS投稿方式的改革换汤不换药)

http://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15/0227/362487.html (捕食蝙蝠 损了生态害了自己)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0/n7549_supp/full/520S37a.html (中国科学评价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6627-892783.html

上一篇:重访乔治城大学
下一篇:必须花大气力恢复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信心
收藏 IP: 147.8.100.*| 热度|

30 武夷山 姬扬 徐耀 孟佳 蒋敏强 彭真明 黄健 曹聪 牛登科 吕喆 苏光松 廖晓琳 李莉 马军 徐索文 陆绮 赵凤光 高建国 杨正瓴 蔡小宁 金拓 刘全慧 薛宇 李毅伟 曹须 张其威 Wbd76 xuexiyanjiu qzw wqhwqh33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IP: 61.178.245.*   回复 | 赞 +1 [10]马军   2015-12-3 16:32
每个期刊都有一个圈子,还有一些小圈子,不是在这个圈子内,难发的,发了也就吹一吹企图吓唬下外行。
IP: 119.78.81.*   回复 | 赞 +1 [9]郭宪光   2015-5-26 11:33
对有的人,后门永远开着滴?
IP: 136.165.132.*   回复 | 赞 +1 [8]manunite   2015-5-26 03:50
这是否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的院士在步NIH study section的后尘,也在受人情社会的腐蚀?
IP: 202.113.11.*   回复 | 赞 +1 [7]杨正瓴   2015-5-25 11:52
真正革命性的科技成果,更难发表了!
IP: 219.231.152.*   回复 | 赞 +1 [6]wwmwwm   2015-5-25 07:59
当大牛都如此关注一个刊物的不大的一个程序问题,且没有多大的普遍性。
我等草民将如何奉SCI为神。
IP: 117.114.142.*   回复 | 赞 +1 [5]doctor5   2015-5-24 20:46
看看MCB,就更惨不忍睹了!
IP: 192.168.0.*   回复 | 赞 +1 [4]王孝强   2015-5-24 20:20
关注
IP: 59.44.151.*   回复 | 赞 +1 [3]王虹宇   2015-5-24 20:09
上世纪前半叶Nature还就是个科普杂志呢。多大点事情。
IP: 114.212.79.*   回复 | 赞 +1 [2]韩永和   2015-5-24 19:43
其实PNAS的文章确实只是出于中等偏上而已。举例吧,植物分子生物学的实验,如果做得够完整,很多人会选择nature子刊,Plant Cell和PNAS,其实我觉得应该都有机会,看个人喜好吧。子刊先不说,Plant Cell上的东西,那是杠杠的,不比PNAS差。
IP: 60.165.47.*   回复 | 赞 +1 [1]蔡宁   2015-5-24 16:00
文件虽然定了。潜规则肯定照旧。
回复  潜规则哪里都有啊。
2015-5-24 21:41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1/1 | 总计:10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20 1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