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大家都在看远方的诺贝尔奖,估计没有人会去凝视一下我们的大学建设。下面是2011年我给学校领导写的信,当时用心写了好久,窃以为也发挥了作用,过程如同济大学研究生培养首次增加跨学科门类/跨学院选课所述,小小草民的意见,能给大学发展起到一些作用,我欣慰不已。所以,冒天下之大不讳,把我们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和诺贝尔奖勾连起来,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学校校长对跨学科建设的重视。相信跨学科将给我们的大学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给我们的科学研究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这样,诺贝尔奖就不是那么遥不可及,我们的科研发展速度,也许就可以超光速发展,那么不用十年,诺贝尔奖就到我们怀里了。
当时校文科办朱德米主任曾劝我不要把这封信发表,以免给同济大学抹黑。但两年过去了,这封信起到了它应该起的作用,同济大学领导能重视跨学科建设,一步一步落实跨学科建设,这封信就不再给同济大学抹黑了,而能体现出同济大学领导博大的心胸,和无畏而切实的探索勇气,在此,作为一个同济大学底层的员工,向领导这种重视民情的群众路线作风致以深深的敬意:
裴校长,吴(伍)校长,贺处长,朱副处长:
我是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会终身会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国际期刊Journal of Informetrics的匿名评审,科学网第一第二届顾问博主,同济大学副研究馆员,同济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
因为是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作为特邀嘉宾,我与5月24日到27日到武夷山参加了学科建设之定位策略暨第三届科研管理与评价高级研修班的研讨与学习,这是一次以跨学科建设为主要议题,主要面向985高校的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部门的负责人的会议。我所从事的研究是科学计量学,这是一门数学、计算机和科研管理相结合的一门跨学科研究,是用数学和计算机来描述科技前沿状态,研究科技前沿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既可以分在科技政策和管理等文科类,也可以分在数学和计算机等理科类。因为同济大学重工轻文的政策导向(在学校递交科研论文的平台上,图书馆工作的甚至都无法递交自己发表的论文!),相比于理工科的研究,同样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同样的奖励和回报,不仅影响了科研交流,生活条件也比较困顿,研究热情受到极大地挫伤。这次会议的感想,以及长期以来纠结与内心的不平,还有对同济未来的担忧,终于使我开始写这封谋划久已的信了。
开始谋划写这封信,起源于2010年冬季,作为科学网的顾问博主,我受邀选举中国科学年度风云人物,在风云校长的被选举人榜上,我给裴刚校长投了一票,当时就想如果裴校长知道我投下这一票,他会不会把一万块钱给我?我还等着那钱买机票去答辩呢。2010年冬季,全校2008年有关SCI的奖励陆续发完,就是没有我的,我去找了贺处长,贺处长要我把文章复印好,交上去,说,一个在图书馆工作的,能发表国际文章,不容易,想办法给补吧。
那时候,我满怀希望地等着这样一笔钱,然后买机票答辩……与我困顿的生活而言,这是唯一能够支撑自己走到最后的信念了。然而,最后查出我的文章是登录在SSCI里,而学校2003-2006年曾给文科研究成果以奖励,但从2007年到现在学校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科研成果,一分钱的奖励也没有……从那时候起,就一直想给诸位领导写信,作为一个研习学科发展的学生,我一直想就这一政策谈谈我浅陋的看法。
我就从这些会议的议题——跨学科科研说起吧。裴校长是创造学会的理事长,一定知道科学创造越来越依赖于多科学综合发展,跨学科研究常常被认为是科技突破和开拓科学新领域的重要领域,而被认为是促进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也因而为各个机构所重视,美国自然基金委还专门为此出过《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报告,从政策上向跨学科研究倾斜。跨学科研究的特征及其政策内涵因而也成为科技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各个研究机构正在据此制定他们的科技开发战略,这对一个机构占领未来发展的高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正如中国创造学会的常务理事,《中国交叉科学》的主编刘仲林老师在这次会议上所宣称的一样:“学科交而万科通也,领域交而科研兴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情报学报》主编武夷山老师也认为“科学是一项综合性的事业和工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融合渗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科技部门和广大科研人员的重视,加快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已经提上了国家科技政策的日程。”
就正如这个名字一样,跨学科研究不屑说是在几个学科的发展中进行的,而要在这几个学科中发展,这些学科就必须充分发展。而如果一个研究机构或者学校,只注重单科发展,这个机构(学校)的发展空间无疑就会小很多,这一点从同济大学的发展史上也可以看出来。同济大学曾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曾经比复旦大学还要好,对中国近代史发生过深远影响,我校的12·9礼堂印证着这一历史。53年的院系大调整把同济大学变为单科学校。这次院系大调整究竟给科学发展的带来了什么,我没有做过调查,没有发言权,但同济大学的单科化无疑没有促进同济大学的发展,在此后的发展历程中,他远远地落在了复旦大学的后面……也正为此,在同济大学在80年代初在发展战略上实行了两个转变,力图把同济大学转变为综合性大学和国际性的大学。这一转变无疑是对同济大学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笔者曾对同济大学并校过程中的学科孵化作用进行过计量分析,数学学科加速向别的学科渗透的趋势,充分说明多学科综合发展会给科学发展带来越来越宽广的发展空间。这也就是别人在质疑同济大学以工科见强却有个学生物学的校长时,我一直持乐观的态度,相信生物学在同济大学的发展,必定给同济大学的发展带来某种契机。
听同济大学一些理科的老师给我说过,同济大学给科研成果的奖励以及由此给人才带来的发展空间很大,同济大学“青年英才系列计划”极大地刺激了青年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这无疑会给同济大学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后劲。同济大学一篇SCI奖励1万元,而SSCI一分钱奖励也没有,这种奖励制度当然会促进自然科学方面科研的发展,但对文科的发展却不会有什么益处,反而会抑制文科的发展,导致文理课不均衡发展,进而遏制理科的发展空间,并最终缩小同济大学的发展空间。
即使不从文科发展给理科发展所提供的空间这一点来看,文科本身也有其弥足珍贵的价值。从其重要性而言,文科探索的是人类社会运行过程中隐藏的规律和人类感觉和思想所能延展的深度和空间,前者能够给我们一个更加公平更加合理也因而更加和谐的生存环境,尤其在我们这个用思辨和科学来代替拍脑袋进行决策的时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规律对我们人类就更加重要了。而后者,直接拓展我们人类感觉的疆域,在自然科学要借助于自然规律和技术来延伸人类感觉的空间时,人文科学的研究直接地拓展我们人类可以感觉的范围和我们的思想所能够达到的境界。我相信对人类智力和思想感情的控制,一定是我们科学研究的制高点,可以无限制地拓展我们可以探索地疆域,是人类科学研究的皇冠。据说裴校长也喜欢老子的道德经,对其中的道理一定比我体悟得更加透彻。
从其价值而言,社会科学的科研活动,也一样包含着人类无差别的人类的劳动。和自然科学一样,都是人类探索未知的高智力活动,因为社会科学所涉及的变量更加繁复和多变,其中的规律蕴藏得更深,探索起来也更加艰难,探索出来的规律的价值就弥足珍贵。
而且,人类科学知识的发展正在走向多元化,并日渐交融,文理科之间的界限已经日渐模糊,文科研究不仅能够启发思路,开拓视野,而且,厚重的人文熏染,不仅传承本校的传统,使历史能够延续,而且使未来更加清明,也正因为此,清华大学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修复文科传统,“找回自己另一半”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4/246101.shtm;清华前校长王大中甚至说“没有一流的人文科学,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建设一流的大学,一定也是同济大学的历史使命。那么就请重视我们的人文学科建设吧。
而现在同济的政策却无意扼杀着同济人文学科的发展。同济每年SCI的文章有近千篇,而SSCI的文章只有那么几篇或者十几篇左右的文章;同济大学支出近千万元来奖励这些理工科的科研成果,却拿不出区区几万元来奖励我们正在萌芽因而需要倍加呵护的文科或者跨学科研究,大家觉得这一政策合理吗?譬若同济大学是一个母亲,文理科是她的两个孩子,在理科这个孩子穿金戴银,享尽尊荣的时候,文科却衣衫褴褛,吃糠咽菜,遭尽凌辱和嘲笑,做得再好,也不过也得不到母亲一声肯定和赞扬,作为母亲,他心里过意得去么?或者,我们会认为,理科的研究更有通用上的意义,而文科,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更难获得统一认识,但正因为此,我们才更需要鼓励,更需要充分交流和平等对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求同存异中,更加和谐地发展,而孤芳自赏,却只能使我们的思想陷于孤岛而最终走向消亡……而SSCI和SCI一样,就是给我们的科学交流提供一个更为畅通的交流渠道,让我们再同样的平台上,可以更为自由,更为平等地对话和沟通……其中期刊的遴选可能比SCI更加少,因而也更加精到,我实在想不出我们有什么理由在重奖SCI的同时,不奖励SSCI的文章?
我独自带着孩子在上海生活,因为种种原因,我在国内一边工作,一边攻读欧洲的博士学位,四年来,因为难以辜负导师的知遇之恩,因为朋友和亲人的期许,我潜心科研,在极端困顿的生存环境中,义无反顾地走着……但至此完成学业之际,却筹措不到一张去欧洲答辩的飞机票,此景此况,此情此势,让我情何以堪?
我写这封信,崇高一点说,是为了同济大学的未来发展,龌龊一点说,只是为了2008年到2009年我的三篇被划分到SSCI文章的奖励,这三万元钱,对同济大学来说,也许真的不算什么,但对我个人而言,却是对我这些年孜孜以求并无限困顿的求索生涯的一个肯定,我会因之而坚定了信念,并勇往直前……在学科发展前沿的客观事实中去探索所隐含的一些规律……与我困顿而拮据的生活而言,也可以改善一下,在我搭建起来因而夏热冬寒的书房里,我起码不用在冷冷的冬夜,穿两身棉衣,厚重而笨拙地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不用在炎炎的夏日里,踩着一盆冷水,依然热得头脑发昏,效率因而十分低下却不得不加紧研习……起码可以帮我还掉一些贷款……起码,可以让我体体面面地去到比利时答辩,而不至于捉襟见肘,让国际人士笑话……
在写这封信的间隙,欣闻同济大学文科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工作会议召开,我只是看到了新闻报道,不知道具体内容。报道上说,校领导要求,今后要从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政策制定、重大项目组织等方面推进文科发展,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同济文科“从大到强”的战略转变。基于这个报道,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期待我科研成果奖励能在我答辩之前拿到,并让我能够体体面面地去答辩呢?
我不知道这封信可否作为一封公开信发表在我的博客上?
可怜当时,我连校长的姓都写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