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sismine 40岁,追求卓越,却走进平常

博文

认可错误结论对科学认知的价值

已有 3326 次阅读 2017-1-4 14:44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2016年11月9日在武汉科学伦理上的发言被《科学与社会》约稿发表。在一个还算可以期刊上,带照发表自己 观点,还是很荣幸的。这本刊,是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而不是来源期刊,因而不在同济可以奖励的范围之内。同事告诉我的时候,多少有些遗憾,说也许投来源期刊,也许也就发表了,可以拿到一些钱,我说,能被约发表自己的观点,已经足够了。更何况那么多名家作陪?同事我的心态好多了,开始为科研而科研......我其实一直喜欢科研,喜欢在科研里面那份求真求是的感觉。


http://www.xml-data.org/KXYSH/html/37e465c1-b4e8-46fa-8073-6927ee4930b9.htm


焦点:引用是有关科学研究对象各种观点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人们通过对科学问题的不同观点的辩论来认识研究对象。如果我们能够弄懂各种引用成分和科学研究对象的认知过程作用的内在机制,就能够通过引文和论文来解释科学现象的认知过程,从而能通过引文和论文深入到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中,来评价科学研究。

目前科研评估主要局限在数数阶段:人才引进或者职称晋升都需要出具发表论文、文章的引用数、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等相关证明,以此说明所做的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这种需求也造就了一些专门的业务部门。这种简单易行的评估方式给科研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却使科研评估背离了科学本身,引发科学家群体的强烈反对。在科学家联名发表的《旧金山宣言》(The 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中,提出了科研评估科学化的建议。而所谓的科研评估科学化,就是依照科学发展自身的规律来评价科学。因为科学研究从其本质上来说,是我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所以,在科研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数文章数量,还要弄明白科学家的研究在对科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引用是有关科学研究对象各种观点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人们通过对科学问题的不同观点的辩论来认识研究对象。这种辩论,实际上就是各种观点相互作用的方式。因此,通过对引用方式的研究,我们能够了解科学研究的认知过程,从而深入到科学研究过程来评价科研成果。

我们以发烧机制和血液成分的变化做类比,来说明引文分析如何深入到科学问题的认识过程中来评价科学研究:在人类还不了解发烧原因时,我们只是出于本能对病人进行物理降温。后来人们发现血液和发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血液进行研究,了解到血液由不同的成分构成,并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比如,红细胞把营养成分运送到全身,而白细胞则起到防御外敌入侵的作用。我们发烧时,血液中的成分结构会发生变化:有时候白细胞上升,有时候则下降。经过观察比较发现白细胞上升是由细菌引起的,而下降是由病毒引起的,就通过抗菌和抗毒治疗, 解决发烧问题。但进一步研究却发现,白细胞变化原来是人体防御外敌的内在机制引起的,人体自身具有解决发烧问题的机制。我们单纯的抗菌和抗毒治疗,也在毁灭这种防御机制。所以,开始限制使用抗生素。这样我们就从血液成分、各种成分功能、细胞数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内在机制上认识了发烧,从而更好地解决发烧问题。

而论文引用和对科学现象的认识过程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论文和引文是在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中诞生的。我们对科学现象的认识结论首先通过论文发表出来,在此过程中又诞生了引文。所以,论文和引文与科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有直接的联系。

研究对象可以类比为发烧,论文和引文可以类比为血液。论文相当于血液中的血浆,运载着科学观点,在科学交流系统运行。有时候针对某一个研究对象的文章减少,而有时候会增多。我们深入到科学研究过程中去看,就会发现针对某一个研究对象的论文少了,和这个研究对象的研究碰到难点有关:因为这个难点一时解决不了,所以,发表文章就少了;而针对这一研究对象的文章增多,就和克服了这一难点有关:因为克服了难点,取得了突破,激发了人们的研究兴趣。

引用有正面引用也有负面引用(当然还有别的引用方式),这两种引用就相当于血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正面引用可以促进被引用文献中的观点向科学交流系统中的传播,而负面引用就阻止被引用文献的观点再次进入科学研究当中,可以说是起着防御作用。有时候对某些观点的正面引用会增多,有时候对某些观点的负面引用会增多:正面引用增多, 是原文中的观点正在启发着人们的研究思路, 以便对研究对象形成更为深刻更为全面的认识; 而负面引用增多,是和先前对这一现象的错误认识有关,要达成对科学研究对象的正确认识,就必须要批判这种错误认识。所以,负面引用是我们对客观研究对象从错误认识到正确认识的途径。

如果我们能够弄懂各种引用成分和科学研究对象的认知过程作用的内在机制,我们就能够通过引文和论文来解释科学现象的认知过程,从而能通过引文和论文深入到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中,来评价科学研究。

国际科学计量学试图深入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来评估科学研究。但目前还缺乏对引用成分、不同成分对研究问题的认知过程中的功能作用、引起这些成分数量和结构变化的内在原因,以及科学问题认知过程和各种引用成分互相作用内在机制的研究。尤其缺乏对负面引用如何促进科学从错误认识转化到正确认识的研究。在现行的评价体制中,负面引用被全盘否定,这阻碍了人们对负面引用功能的开发;也没有正确评价错误认知对科学研究的必要性。错误认知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结果,是科学认知的一个阶段,在科学评价中,应该认可其在促进我们对科学现象正确认识中所起的作用。g


从科学问题的认识过程中来评估科学研究_刘玉仙.pdf

刘玉仙. 从科学问题的认识过程来评估科学研究. 科学与社会.2016.6(4).26-2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5715-1025362.html

上一篇:胜利在望
下一篇:2016年12月11日到17日那一周之12-14日,会议筹备和成果发布
收藏 IP: 222.66.186.*| 热度|

13 苏力宏 刘全慧 康惠骏 蔡小宁 赵保明 梅卫平 黄仁勇 章成志 陈亮 杨正瓴 李斌 吉宗祥 cly8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1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