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t194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ct1949

博文

缅怀丁锡祉先生 精选

已有 7119 次阅读 2017-4-1 15:28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这是去年10月在成都“丁锡祉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我的发言。


首先,感谢山地所组织了这次会议,使我们能够在这里,缅怀为我国的地理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丁锡祉先生。也感谢会议组织者给我这个发言、学习的机会!

   二三十年前的上世纪80年代,我有幸与丁老和山地所(那时是成都地理所)的各位老师一起工作,得到丁老和各位老师的教导,受益匪浅。现在,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丁老的慈祥面容,历历在目啊!

1978年,丁老入川。当时文革刚过,百废待兴。在入川后的二十多年里,丁老带领四川、西南的地理工作者,辛勤工作,勇于开拓,使西南地区地理学的建设和发展得到迅速恢复,为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做出了地理学的贡献。

   一、关怀西南地区地理学的建设和发展,培养西南地区地理研究、教学队伍。

   以我所在的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为例:

   1982年,丁老来川不久,即应聘为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兼职教授。后又多次续聘,至1990年。被聘期间,丁老不辞辛劳,多次来重庆北碚,为地理系的师生讲学。

   丁老大力支持地理学科建设,领衔为学校申报学位点。1984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西南师范学院的自然地理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导师就是丁先生、王钟山先生和穆桂春先生。

   我是1984年考入西南师范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攻读研究生的。丁老领衔的导师组,精心拟定了培养方案,将教学与科研结合,将课堂学习与野外实践结合。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中,丁老多次亲自讲课,带我们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地理学、地貌学的基本理论,开展了科研实践,为以后的工作具备了一个扎实的基础。我们那一届共4位研究生就读,现有两位在高校任教。除我之外,还有一位现任教授,是重庆师范大学地理学院的院长。

  198764日,我们那届硕士研究生举行学位论文答辩会。答辩委员会由北京地理所的罗来兴先生、陕西师范大学的齐矗华先生、丁老、西南师范学院的王钟山先生和穆桂春先生组成。外地的3位先生都提前来到重庆,不畏重庆火炉的酷热,给我们讲课,认真审看论文,在提问中注重启发和研究的深度。在得到学位的同时,我们在答辩中也收获很多。

   丁老认为:中国亚热带很大,要跨单位跨学科研究。19882月,丁老嘱咐给我校搞生态研究的钟章成校长通气,开展亚热带研究,建议:生态、地理共同开展研究。

    二、言传身教,扶植后学

   作为地理学前辈和地理研究大家,丁老在科研工作中,对后辈一直是热情鼓励,热心帮助,言传身教,让年轻人更快地成长起来。

   1987年,丁先生、穆桂春先生分别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申报“城市地貌学”项目,得到基金委的同意。在国家基金委的支持下,“成都、重庆城市地貌试点研究”得到批准。在丁先生的主持下,成渝两地组成了研究队伍。

   当年,我是才进入科学研究队伍的新兵。能够得到丁老这样的地理学大家的谆谆教导,能够参加重大项目的研究,能够得到众多同行老师的指导、帮助,这对于刚刚迈入科研道路的我是非常幸运的。当年的科研经历和学习体会,不但成为我以后做科研工作的根基,也是后来我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教学准则。

   丁老十分重视科研项目的开展,大到项目的整体安排,如:科研项目的立意开题和立项,研究内容的确定和调整,研究的重点和进度安排;小到阶段工作的汇报总结,具体的上报、联系工作,丁老都一一关心,亲自过问,予以落实。

  19879月中旬,在丁先生主持下,成渝两地的研究队伍在成都开会,依据城市的不同地貌环境和发展特点,将研究对象调整为成渝两市。

   19871210日,在广州的全国地貌会议上,在施雅风先生和丁先生的支持倡议下,专题讨论了城市地貌研究问题。当天晚上,与丁老讨论了城市地貌研究项目的开展。丁老看问题十分敏锐,教育我们从地理视角观察分析问题。

   1988年一年,就讨论了4次:

   19881月,在重庆师范学院招待所,与丁老、柴宗新老师讨论课题。

   19882月,与丁老、刘淑珍老师讨论研究计划(上报基金委)。

   19885月,在西南师范学院的项目讨论会上,丁老嘱咐我:要多请示,多通信息,及时联系。

   198811月,与丁老、刘淑珍老师讨论基金委的批复要求。

   在三年的研究期间,作为项目的主持人,丁老每年都与我们讨论两三次。丁老每次来渝或我们去成都,丁老都要召集项目组开会,听取研究汇报,讨论研究的进展,具体安排工作,指导我们解决研究的难点问题。

1999年,我写的《城市地貌学》出版。年过八旬的丁老为该书写了序言,鼓励后辈对新学科的探索。读后深受教益。

   三、高瞻远瞩,勇于开拓

   丁老来西南工作后,在几十年的地理研究实践上,与西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结合,深入思考国家发展中面临的科学问题,在学术上勇于开拓和创新。山地学和城市地貌学,就是丁老提出和创立的两个新学科。

  地理科学是关于国情研究最主要的学科之一。丁老依据我国国情,科学预见到山地、城市,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地域和难点领域,提出对这些领域进行系统的地理研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二十多年来的发展,证实了丁老的高瞻远瞩。

   1986年,丁老提出“山地学”。丁老和郑远昌先生在《初论山地学》和《再论山地学》中,系统论述了山地学的研究历史、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大力倡导发展我国的山地学研究。三十年来,国家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山地学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1988年,丁老提出“城市地貌学”,发表《简论城市地貌学》,带领我们进行了城市地貌研究。丁老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很快。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了解和认识城市地貌环境,进而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城市地貌环境。这种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意义上去认识、研究城市地貌环境的学术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地理研究思想,在二十几年后的现在看来,仍然没有过时。随着城市化的扩展和深化,对城市自然-人工过程、城市人工地貌群体、城市用地布局等的研究,已经成为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中的研究内容。

  丁老到西南的二十多年,正值我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也是整个中华民族从求温饱前进到奔小康的重要转折时代。在这几十年里,全国人民努力奋斗,从改革前的穷困、求温饱时代,实现了温饱,开始奔小康,进而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丁老经历过旧中国的战乱和贫弱穷困,深知实现这个转折的重大和不易。为了实现这个重大的转折,丁老献出了一个地理学者的智慧,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在我学习、科研和教学的几十年期间,有幸得到丁老的教导和山地所各位老师的指导帮助,致以深切的感谢!

   谢谢大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48125-1043049.html

上一篇:大年初二
下一篇:四月校园
收藏 IP: 222.178.202.*| 热度|

4 李东风 鲍博 张晓良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5: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