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有同学告知我加一个QQ群,高中同学准备国庆聚会。
加入群后,格外喜悦与激动,因为看到许多久违的熟悉的名字。聚会筹备已经准备了很久,群里的共享资料有一些老照片及同学录信息,许多记忆被渐渐唤醒并激活了。
所在学校1993届同学高一时有5个班,高三时有4个班(200余人),单单是加入群的有132位同学,据说已联系到160多位同学,还有部分同学未能联系到。当时所在县另一所高中,估计规模相当。我知道我父亲1962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的为36人,当时是唯一的一所中学,也就是从初中到高中6年都是在县城上的,据说初中的人数多一些,后来流失了不少。
在那个青涩的追梦年代,同学之间的交流总体来说并不多。加上高中同学高二重新分班,我对分班之后的同班同学情况,记忆已经模糊了,因为分班之后班级活动相当少,大家都在忙着备战高考。有些同学,则对分班之后的记忆更为深刻,从群里的信息看,文科班同学分班之后集体活动多,同学间感情融洽,拟参加聚会的同学达90%左右。
如今,同学的地域分布甚为广泛,所在县城人数较多。原本绝大多数同学均出自“寒门”(或“农门”),部分同学是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部分同学则是通过打工改变命运。同学所在行业分布也格外广泛。
当年高一所在班级为两个“尖子班”之一(当时分班是按分数排,交替分班),班主任不同、部分任课老师不同等原因,重新分班时精简为一个“尖子班”,我那个班只有10余位同学进入。我因为严重偏科(物理学得太差了),未能进入。我那个班的同学最终上了大学的可能比例还算比较高,其中在学校(包括高校、高中、初中、小学)工作的可能有近1/4。我那个班联系上的同学,相比较少。甚至听说有的同学杳无音讯(其父亲去世也未回家)。
当年教我们的老师,好些也换了工作单位。有位老师1994年考上研究生,其后可谓一帆风顺、步步高升,硕士、博士、博士后,职称早就是教授了,职务现为某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前途无量。更多的老师是到更好的城市更有名气的中学工作。
获知聚会的消息我很想回去。这些年基本围绕生存与发展劳碌奔波,近年保持联系的高中同学屈指可数,老师均失去联系了。自从上大学后,几乎始终离家两千里之外,我回家的次数很少,即便回去也是暑假回去。2008年到老家接我父母到我生活与工作的城市住了半月,之后就一直没能回去,中间我母亲从老家过来帮忙带小孩来过两次有一年多时间,我父亲则一直在老家。还有一点,我能有机会“改变命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父亲1994年的同学聚会。我曾看到过父亲同学聚会的通信录信息,还留有子女现工作单位信息,好些是在大城市工作。父亲当年的同学是那个年代的精英,实事求是说我父亲的境况算是比较差的。那份通讯录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我,暗自希望也有机会走出山村到大城市的机会。其后不久,其实也是在父亲老同学的帮助下,我获得了到天津上学的机会。大学毕业后,我到高校工作。我童年的梦想,其实只是做一位乡村小学教师。
群里的同学称呼我为教授,其实我只是位普普通通的图书馆员,令我颇为尴尬。我刚到高校工作时,就有人问我是不是大学教授?那会我所在高校教授,印象中是包括3名退休教授在内才8位。如今所在高校教授数百位。而且这么些年过去了,确实有不少同龄人已经教授了,我自身也早就“理应”是而不是副高。通过群里的信息发现,当年高中同学有数位在高校工作,其中有1位是在985高校,他们貌似都是副教授(或副高)职称。
个人履历中,我不知道曾多少次填写关于母校的信息,未来还将继续。母校情缘,相伴一生。据悉,母校发生了很大变化,前些年升格为省级重点中学,校址也变了,建了全新的学校(且有数位同学就在母校工作)。我们的聚会得到了母校的大力支持。
我已买好了回去的车票,并已联系上了好些同学。我们将共同“致我们绽放的青春”!(或“致我们放飞梦想的青春”?“致我们追梦的青春”?)同时,感谢母校,感谢老师,感谢同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2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