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大概是我一生中很幸运的一年之一,我主持申报的课题,从国家到地方,从科研到教研都中了,主要有一个国家社科基金,一个大庆市和一个黑龙江垦区的课题。昨天大庆市的课题通知中了,才可以说2008年我们课题组的出击竟然都成功了,更高兴的是自己选择的研究方向被他人或组织认可为关键的重要问题,确实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实际上与实业层和领导层接触的时候,我们就发现我们用武之地太大了,由于课题组成员少和年轻,我们没有精力出去寻找实务性问题,不得不只忙乎人家找上门了的任务,有时不得已还要推掉一些,不是不想要横向经费,只是没有那么多的适合人力,怕砸了牌子。人到中年,心态更加的平稳,大不了被评为“冰清玉洁”,“太学究了”,总比出乱子好。作学术这一行,总要有接受人家质疑的准备,所以小心总是好的。
我的研究梯队虽然年轻、女士多,但是很团结、温暖,他们对我的信任和好学让我很感动,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作团队建设:
(1)根据科研出身和经历,制定研究方向,结合我的研究方向,让他(她)有事做,如果做出成果,在经费上要给予支持。有钱大家花嘛。
(2)从研究方法到写作方法,以及研究思路的培养,做到具体,用邮件经常推介各种好的方法、经验和感想。他们经常高兴地跟我说,冷老师,你给的东西真有用。
(3)面对研究经历太少的老师,亲自布置调研任务,从写调研文章入手,由简到难,有个过程,对于团队老师写的论文,尤其是我思路或我课题支持的,我一定要把关,多次反复提出修改意见。训练他们出好文章。
(4)生活工作中也要互相多支持,才会有梯队中的温暖,作学科带头人首先要严谨,其次,要有胸襟和气度。在团队中尽量不要让成员掉队,有的可能会因为怀孕,几个月不能做事,这时要为其评职称、进重点岗考虑,课题能带就带,要形成一个真正的团队。每个人都有无力阶段,想着其他人帮着自己撑过去会很温暖,据我所知,没有人会好意思一直坐享其成,过了无力阶段,会更努力地做事。总之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人冲锋、也有人休息,不能太累,这年头抑郁症太可怕了。
其实,上面这些都是和大连理工的一位带头人学的,他是点拨我取得突破性成功的学富五车的大家,也许我只是学了个皮毛,可是结果却令我很感动,今年选系主任时我是满票,他们非常信任我能领着大家走的更远。
现在,我的7个主要成员都已经各有各的领域,各有各的课题做,并且,能够讨论,工作中也能互相帮助,我们院长、书记一直很满意我们这个团队,我们每个月都有进展,事业做到这里,真的很有劲头。
最近,公布了我的专著获得黑龙江省社科联评的佳作奖,虽然没有进等,但毕竟是一种认可,算是一种经历就很好了。一个朋友,评了3等很不高兴,和我发牢骚。我总认为,评奖是一个很复杂的事,主要靠实力,其次,推介很重要,如果没有推介的能力,那么,有个奖就好了,我想如果于丹没有电视台的推介,她的书就不会被大家认可。尤其像我们专著类的学术书籍,让大家一致认可很难,因为这类书是给小同行看的。所以获奖必须要有耐心做长久的积累。
作科研的快乐常常是有用、被用,申报课题的成功,高质量的结项或鉴定都是快乐,至于奖,我一直不敢奢求,事实上,有没有并没影响研究和工作。所以,有好成果要报奖,成不成功就不管了。这种心态,也许就是我总保持乐观的原因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