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最近,颜宁教授在参加博士生推免面试时没按套路出题,20多位同学没有一位回答出来,由此引发了一场对“颜宁之问”大讨论。颜宁之问,问得好,问得及时,这是我国科学文化的再拷问,揭示了我国科学文化中学术目标缺失、科学理想缺乏的隐痛和短板。(文章较长,全文5000字,阅读约需10分钟)
最近,颜宁教授在参加博士生推免面试时提出一个问题: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功成名就、资源充沛,那么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或者说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结果问了20多位同学,没有一位的回答让颜宁眼前一亮:有的说一时半会还没想好,有的只能泛泛说一些兴趣,还有的干脆一脸茫然。由此引发激烈讨论,这被网友誉为“颜宁之问”。颜宁之问,问得好,问得及时,是继李约瑟之问、韦伯之问、钱学森之问、乔布斯之问、韩启德之问后,我国科学文化的又一次拷问,揭示了我国科学文化中学术目标缺失、科学理想缺乏的这一隐痛和短板。
一、颜宁之问,想问啥?问出了啥?
颜宁命题引申开来,就是说:一位从事科学职业的人,在你什么都不缺的情况下,你最想研究的科学问题(学术目标)是什么,你最想实现的科学梦想(科学理想)是什么?20多位同学的回答,就事论事讲,反映出其受教育的真实状况,他们没有为从事科学职业而准备好,这并不表明他们不优秀,只是表明他们迫于就业,还未曾去想或还没有想出结果。
——缺乏科学问题的深度思考和长期规划。这个问题反映出一部分博士生在科学问题的深度思考和长期规划方面存在不足。可能是由于当前研究生培养体系过于注重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历史意识和科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从长远来看,这种不足会限制我们国家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潜力。
——对未来学术发展的想象和远景规划的训练不足。这个问题也反映出在我国科研人才培养中,对于“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的想象和远景规划的训练不足。科学研究需要长期坚持和创新,而缺乏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和规划,容易导致科研工作的短视性和功利性。这也与我们需要建设具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的科学家队伍的目标不符。
——科学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回答“颜宁之问”的挑战,折射出一些科学人文素养的不足。科学人文素养是科学家在科研过程中应具备的,包括对科学方法论、科学哲学、科学伦理的了解和反思。而回答问题的茫然或泛泛的回答显示了在科学人文素养方面的欠缺,这也会影响到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深度。
二、颜宁之问,为什么引发关注讨论?
颜宁之问,之所以引发长时间激烈讨论,就在于颜宁之问,问得好,问得及时,这是继李约瑟之问、韦伯之问、钱学森之问、乔布斯之问、韩启德之问后,我国科学文化的又一拷问,揭示了我国科学文化中科学职业者的学术梦想缺失、科学理想缺乏的这一隐痛和短板。
因为问题,所以出发。没有问题,为何出发。人们不敢想象,假如当一位从事科学职业的人或科学共同体群体,在国家为其提供所有保障后,却想不出自己要研究的科学问题(学术目标),还没能去想自己在科学人生中想要做好或成就的事情。这种没有问题、缺乏方向,在战术上勤奋,在战略上懒惰,将是多么可怕!
三、颜宁之问,科学问题是否可以规划引发讨论
颜宁之问,实际上提出两个问题,即科学问题(或学术目标)与科学理想,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颜宁之问,引发的讨论主要集中科学问题方面。在科学人生中,明确的科学目标对研究的效率和成果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学术问题不完全是规划出来的,在某些情况下缺乏明确的科学目标并不一定是可怕和有害的,因为探索性研究、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及个人兴趣和热情都可以推动科学的进步。
因为问题,所以目标。因为目标,所以实现。科学问题(或学术目标)是指在研究过程中确定的具体目标和方向,它们通常是为了解答一个科学问题、发展一种新的技术或理论模型、或者促进某一领域的进步。在科学人生中,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通过确立明确的目标,科学家才能够追求并实现重大的科研突破。
——提供方向和指导。学术目标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指导。科学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流程,而学术目标可以帮助科学家集中精力在特定的问题上,从而减少研究的盲目性,提高研究的效率和成果。
——便于协作和交流。科学目标有助于科学家与其他研究者进行协作和交流。当多个科学家共同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时,他们可以相互合作、分享数据和结果,从而更好地推进研究。
——有助规划和预测。学术目标也有助于科学家进行规划和预测。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科学家确定实验的设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以及评估研究进展的标准。科学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来评估研究的进展,并相应地进行调整和改进实验设计或研究方法。
因为好奇,所以出发。因为出发,所以实现。虽然学术目标对科学研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缺乏明确的学术目标并不可怕和有害,有时也是好事。
——学术目标难界定。某些科学领域的研究可能具有纯粹的探索性质,其目标可能较为模糊。这些研究可能是出于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追求知识的动机,而不一定追求明确的应用或解决特定问题。这种无目标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也为科学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一些看似无关的研究结果可能会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突破口。
——学术目标的动态性。一些科学研究的目标可能是随着研究的进行而逐渐明确的。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研究者可能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结果,从而调整原本的研究目标。这种灵活性和适应性使科学研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挑战。
——学术目标的可替代性。科学家的个人兴趣和热情也可以在缺乏明确科学目标的情况下推动科学研究。科学家通常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这种内在的动力可以驱使他们进行深入的探索。即使没有明确的科学目标,科学家仍然可以通过追求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来推动科学的进步。
四、颜宁之问,科学理想不可或缺引起共鸣
因为理想,所以成功,理想是成功的驱动力。科学理想是指科学家对于推动知识边界、解决重大问题并为社会福祉做出贡献的追求和信念。科学理想推动着科学家的追求和创新,促进科学的进步,并为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动力。作为一位科学家,其职业生涯必须充满理想和追求。没有科学理想的科学人生,可能流于平庸,无法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科学理想可以让我们保鲜初心。科学理想使我有了追求真理和知识的初衷。当我第一次涉足科学领域时,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驱使着我不断追求新的发现和理解。我相信科学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揭示真相,并为人类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这个追求真理的理想推动我不断前行,不断进行科学探索。
——科学理想可以让我们追求卓越。科学理想引导我制定目标并追求卓越。在科学研究中,我意识到只有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且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科学界取得成功。我的理想帮助我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不断设定挑战性的目标。这些目标对我起着激励和引导的作用,激发出我最大的潜力,使我能够在科学研究中迈向更高的层次。
——科学理想可以让我们坚定信念。科学理想还帮助我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在科学研究中,面对困难和挫折是常态。然而,我的理想使我坚信每一次挫折都是通向成功的一步,每一个失败都是提升自己的机会。理想使我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努力,直到我达到预定的科研成果。
——科学理想可以让我们志同道合。科学理想也帮助我与其他科学家建立起合作和共享的平台。在科学研究中,合作是取得重大突破和进步的关键。我的理想吸引了志同道合的科学家,我们共同追求着相似的目标,并相互支持、合作。这种合作不仅拓宽了我的研究思路,还为我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
五、如何交出颜宁之问的满意答卷
颜宁之问,不能紧紧停留在讨论和争论中,而在于马上行动,制定策略和具体有效措施逐步改变它,进而为创新驱动、科技强国、中国式现代化等建设发展,厚植科学文化基础。
——激发科学梦想。应通过提供机会、角色模型、实践和支持,激发青少年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激情,从而激发他们的科学梦想,并帮助其发展科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将科学梦想转化为现实。如,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参观科学实验室、博物馆、科学展览等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入成功的科学家作为角色模型,展示他们的成就和贡献,通过了解科学家的故事和工作来受到鼓舞,并认识到科学是一个值得追求的领域。为学生提供进行实验和探索自己想法的机会,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学生可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验方法的掌握能力,并逐渐形成对科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并提供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创新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建立自信心,激发科学梦想。提供科学辅导和参与科学竞赛的机会,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的不同领域,并提供实践和展示能力的机会,从而培养科学梦想的实现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通过自我驱动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科学的深入理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或参与科学社区活动,如科学俱乐部、科学研究小组等,让学生能够与其他具有相同兴趣的人交流、合作和分享想法,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保持科学梦想的热情。
——为有梦者开道。在大学生面临严峻就业困难的背景下,如何帮助他们实现科学梦想、帮助有梦者成功,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最急迫的议题。
一方面大学生需要注重学术能力的提升,培养创新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与导师和同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机会,并建立广泛的人脉关系。这些都可以提高大学生在科学领域的竞争力,增加实现科学梦想的机会。同时,坚持对科学的热爱和持续努力,也是追求科学梦想的关键。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和培训计划,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可以设立就业基金,提供创业贷款或补贴,帮助毕业生实现创业梦想,从而缓解就业压力。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加大对高校的投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备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毕业生,以满足社会对科学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社会可以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有利的就业环境,通过举办就业招聘会、提供实习机会和职业培训,帮助毕业生获得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鼓励和支持创业,如设立创业孵化器、提供创业咨询服务,以帮助毕业生实现科学创业梦想;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提供实践机会,让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强化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对科学研究至关重要,它是引导和推动研究的基石。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指引着研究方向和目标,激发科学思维和创新,推动科学的不断发展。一个有问题意识的科学家,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努力解决它,从而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没有问题,科学研究就无法展开,也就没有新的知识和突破性的发现。要培养对问题的敏锐觉察能力,保持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并主动发现潜在的问题或挑战,将注意力集中在细节上,观察变化、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鼓励积极提出问题,并主动寻求答案。鼓励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持续学习新知识、了解不同视角和领域的观点可以帮助您拓宽思维,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以便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鼓励与他人讨论问题,听取不同意见和观点,可以激发创新思维并帮助您看到问题的不同方面。
——培养预见能力。因为预见,所以看见。通过预见,科学家能够看见问题的本质、未来的趋势,并发现隐藏的问题和现象。预见力使科学家能够在众多的信息和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从而推动科学的进步。因为预见,科学家能够更好地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并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培养预见能力是一项需要持久的努力和特定的技巧的过程。要建立对环境的保持敏感性机制,鼓励时刻保持警觉,留意身边的细节和变化。鼓励积累知识和经验,不断增加各个领域的知识,扩展人们的认知边界,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参考。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和推理推断、对未来事件洞察的能力。培养保持灵活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调整和更新人们的认知模型。
——鼓励自由探索:鼓励人们有勇气去思考那些看似无解的科学难题,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索问题,并通过科学方法去解决。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导师和教育者可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并提出更具深度的问题或解决方案。应该了解当前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并保持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持续关注。通过阅读科学期刊、参加学术会议和与导师、教授、研究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到当前科学研究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从而展开深入研究。
——强化科学方法:鼓励人们深入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流程,包括问题提出、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推理等步骤。通过参与实验室研究项目、文献阅读和科学讨论等活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许多科学问题需要团队间的合作来解决。应该让公众明白,通过与其他科研人员合作,他们能够汇集各自的专长和视角,共同解决更复杂的科学问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