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里呆久了,便有机会见到形形色色的牛人。我前一阵幸得机缘认识了陈长林先生,他是中科院计算所的研究员,也是著名的古琴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如果一个科学家同时热爱文艺,倒也不罕见;但是两方面都能成为“家”的,怕是凤毛麟角。
陈先生自1946年开始学琴,师从父亲陈琴趣和其表姨吴子美,两位闽派的琴家。1956年上海交大毕业后,即到正在筹建的中科院计算所工作。退休以后,除了抚琴,还带学生,如今年近八旬还在海内外传承他的古琴事业。掐指一算,从事科研工作不过三十余年,抚琴倒有六十五载。科研只是副业。
据陈先生的一位古琴学生说,“他一天到晚所关心的便是那伴他一起成长的古琴。一谈到古琴,从打谱、指法、理论到掌故,他便无法掩饰由心底发出来的喜爱。”想来在计算所工作期间,也是尽职责完成科研任务,闲暇时间都在悟琴抚琴吧。这是我个人的推想,并未向陈先生求证。
我认识好些人,自小练书法的、弹钢琴的、做诗词的,不知道有几人至今还在坚持。都道是为生计累,不过是爱得不深罢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1976-305526.html
上一篇:
我看“周汝昌评《红楼梦魇》”下一篇:
关于《科幻世界》的点滴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