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在科学网上“零落成泥碾作尘”

已有 4716 次阅读 2015-9-25 10:45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学网, 改革, 特色, 普适

吕乃基

近日分数次上载了博主关于改革开放最新思考,自以为视角独特,论述全面且具深度:

政府、资本、社会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四个阶段

特色普适争论的实质四、特色

 

然而在科学网上却遭遇滑铁卢:点击、评论和推荐都创新低。

博主并无埋怨科学网之意,因为道理很简单,而且全在于博主自己。

其一,“科学网,自然关注科学技术,虽然也涉及社会,主要是科研体制,是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像此类专论社会的博文,退居次席乃至边缘化自在情理之中。

其二,科学“,自然关注当下热点,不是著书立说。像此类动则上万字的“鸿篇巨制”自然不合时宜。

其三,科学网的博客,读者在茶余饭后,消遣之时;作者大多利用时间上的边角废料急救而成,乃至不过是打个哈欠,打个饱嗝。像此类抽象哲理之作,味同嚼蜡,自然无人光顾。

 

尽管如此,博主还要尽力自我辩解几句。

其一,举目四望,世界各国,国家大局与个人命运如此紧密者,寥寥无几。不关注大局,不推动国家整体的进步,难有个人的发展。若是都选择蜗居于“小时代”,躲进小楼成一统,最终是整个社会的停滞甚至倒退。特色普适这样事关国家和自身命运的争论都乏人问津,博主感到深切的无言、无助和悲凉。

其二,热点自然需要关注,博主自己也不时介入,但热点会变冷,会时过境迁。如果不从深层揭示原因,终究如所谓“热点”之过眼云烟一样,成为转瞬即逝的浮光掠影。

其三,一方若是打个饱嗝,另一方若只是消遣,那么也就止于饱嗝和消遣,作者和读者双方均停留于原地。博主坚信,如关于特色普适争论的文章,读者如细细品味,定会有所获,有所前行。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923281.html

上一篇:论“特色”与“普适”争论的实质 二、现代化与现代性
下一篇:大众造假的四点启示
收藏 IP: 114.222.236.*| 热度|

38 周健 武夷山 姬扬 逄焕东 杨正瓴 冷逢春 李明阳 王春艳 徐旭东 刘旭霞 鲍海飞 周可真 李学宽 罗帆 刘炜 戴德昌 李兆良 陈楷翰 张忆文 蒋永华 李本先 侯成亚 周春雷 李侠 赵美娣 陆泽橼 罗会仟 姚伯元 柳渝 伍光良 wgq3867 biofans clp286 ghzhou5676 qzw xqhuang khzh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