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不同的人生(五)——我的科研生涯(之四) 精选

已有 6060 次阅读 2015-5-20 10:24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科研, 人生, 专业课, 基础课, 科研生涯教学

吕乃基

在正文之前先吐槽若干。

博主不同的人生(五)——我的科研生涯(之三)上传之后不说小红花,搜遍头版的每一个角落均未见踪影,其结果几近于死水微澜。博主衷心感谢在这种情况下阅读此文的网友。心中不解的是,日前蒙编辑mm厚爱,作为体会之导引的之一和之二都获颁小红花,何以作为体会之核心的此文却被冷落。或许过后还可能被追认小红花,如博主另文隆平高科的身份,然而这只是满足博主的虚荣心,于事无补,没有发挥社会效益。博主基于30余年科研之所思,虽谈不上呕心沥血,却也是禅心积虑,虽未必金玉良言,却也是肺腑之言,实指望对尚在前赴后继的同行有所启迪。博主损失的只是点击率,损失的是网友,是科学网的社会影响。

敬请看此文的网友也回过去看看被冷落的上文,看看被追认的另文。

 

体会之六:教学对科研的鞭策与回馈

不时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老师一辈子在讲台授课,深受学生欢迎,然而很少甚至没有科研成果,以至到退休也没有升到高级职称。博主为这些老师感到不平,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不能唯科研成果,有必要考虑教学的成果。

不过,还可以对这一状况作进一步分析,具体教的是什么类型的课?

如所知,高校的课程在内容上可以分为理工文管等,层次上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前者构成了知识的阶梯(参见:世界3与世界1的对应关系——学科分类的依据(一)思维方式的)。在这一阶梯上,理工文管由下而上,知识的分化、嵌入和不确定性递增。如果说,高数具有相对一致和确定的知识体系,老师照本宣科即可,或者只能如此;那么到了文管领域,就为授课教师留下了越来越多自行发挥的空间和大量研究课题。换言之,在作为知识阶梯基础的理科领域少有科研尚可理解,在工科、文科和管理学科如果没有自己的科研就说不过去了。

理工文管,那一类学科中都可以区分出基础课和专业课,前者一般在本科低年级上,是本学科中相对成熟的部分,多以本学科公认大师的经典著作为教科书,概念清晰,内容确定,逻辑严谨,框架完整,边界分明,因而创新的余地较小。基础课的老师往往年复一年重复着基本上同样的内容,难有科研成果,其中尤以理科为甚。至于专业课,多位于学科前沿;或者为基础课已经学过的内容再设定各种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使原本普遍一致的知识体系嵌入于形形色色特定的语境之中,因而具有较大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对此,授课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于是科研必不可少。

其实,即使理科,即使理科的基础课,也不见得完全关上科研的大门。内容虽一致和不变,但教学的对象在变,近年来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在变,也有科研可做,只是成果发表的刊物有所不同,院系在制定政策时对此要有所考虑。

既然各科各层次的教学实际上都可以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方面进行科研,那么,在登上大学讲台之时,就把教学和科研捆绑在一起,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与科研挂钩,按科研要求开展教学,从而既推进科研,又提升教学,不失为一个良策。

博主1982年初登大学讲台,从第一节课起,就按科研要求设定教学目标。博主上的第一门课是《自然辩证法》。当时就把校系图书馆和资料室所能借到的几十种教科书都弄到手,反复比较,发现其中的空白和矛盾之处,再去查阅相应的论文。目的只有一个:把上课当作科研,每一次教案都按论文的要求来写,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要有新意,新意具有扎实的依据,经得起质疑。一周备课6天甚至6天半,就为了两节课。上完课,肚子里空空如也,开始准备下一次课。就这样,教学的备课环节为日后的科研积累了大量相对成形的资料,乃至论文的雏形。《自然辩证法》课程让博主初步把握各门自然科学及其关系。博主在80年代开设的另一门课《科学史及其文化背景》(后来改为《科学与文化的足迹》)则从历史的角度厘清科学、文化以及二者关系的发展轨迹。这两门课程基本上奠定了博主的知识框架。教学为科研奠基,科研提升教学。

高校从教30余年,有一个信念贯穿其间,那就是不能只是输出,在教学中一定要从我的学生中有所获。那么多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需求,站在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必定会发现授课内容上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在讨论和作业给我以启示。科技黑箱(科技黑箱——技术知识的存在方式),博主引以为豪的科研成果,原初的想法就来自一位学生的作业。至今,博主依然把讲座后有无提问作为讲座成败的标准之一。

教学还可以从特殊的角度检验和完善科研成果。这些年来,ppt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科研成果用于教学通常要做ppt,ppt的一大要求就是条理非常清晰,(参见由word到ppt)于是在做ppt的过程中发现了原来论文在语句上的模糊和混乱。在上课的过程中,甚至可以发现研究成果更大的缺陷和错误。

最后,自己写的文章,自然成为自我的一部分?作为科研成果的论文,正是在一遍遍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内化为与自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在任意场合随意调用。

 

曾经羡慕社科院的研究者,不用上课,每年发几篇论文即可,优哉游哉。其实,且不说教学本身的乐趣和价值,如果按科研的要求教学,教学就会鞭策和回馈科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891462.html

上一篇:创新、涨落与惯性回归力
下一篇:选择权: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收藏 IP: 222.95.152.*| 热度|

25 陈小润 周健 陈楷翰 曹聪 武夷山 李颖 王国强 李泳 常艺 姚伟 程娟 赵美娣 徐明昆 闫宏秀 柳林涛 肖鹏 庄世宇 辛晓十 苏铁健 伍光良 马雷 clp286 shenlu zjzhaokeqin qz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