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乃基
“必要的张力”,是库恩——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的作者的另一本著作,严格地说,是一本论文集的标题。在此借用为本文的题目。
博主们愿意在发文数、点击率,或者加入科学网后的时间等达到一个整数时感叹、回顾、反思。此刻,对于博主自己来说,应该“什么都不是”,但看看诸多博文又在议论,如编辑部、加精,首页,以及点击率等等,不由得也说上几句。
博主无论资历、影响,还是参与程度,大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平心而论,中下的位置吧。就此说说自己的感受。
总体而言,就是一句话:
必要的张力。
其一,博主与编辑部。那么多博主,每天“生产出”那么多博文,涉及那么多领域。我不知道编辑部的“编制”、日常工作方式和流程,但是要精确地为每一篇博文定位,属于那一个栏目、推荐或者热门,实属不易。不可避免的是,不该推荐的推荐了,该推荐的又没有推荐。再有品味的高手,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就博主而言,一旦自以为的妙文受到冷落,便觉不公(坦率说,博主自己就屡有此感)。问题是,若被推荐甚至置顶,当欣然接受:笑纳,不会有丝毫疑惑。博主孤陋寡闻,从未看到有谁为此而责问编辑部(不幸的是,博主本人也属此类)。
这么说,并非编辑部的工作可以因此而免责。博主以为,并且以为大部分网友对编辑部的意见是,若干名博的博文占据了首页太多的资源,获得太多各类推荐的机会。天天上榜,甚至一日两文。不仅文章扬名立万,还有名录等其他方式出镜。编辑部或许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过多地围绕少数名博。
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名博就是名博。此处也不必给“名博”下定义了。由此就有“名博效应”,吸引眼球。再说,编辑部那么大的工作量,又那么复杂,一条捷径就是,多推荐名博的文章,轻车熟路,十拿九稳。默默无闻之辈和新手的文章,拿不准,耗时耗力。
然而,名博未必篇篇出彩,推荐名博未必百发百中,网友还会有审美疲劳;反之,平民百姓也会偶尔露峥嵘。此类事情一再发生,未免让网友失望。博主建议,名博既然已经在网友中声名显赫,编辑部不妨限制推荐次数,譬如同一作者的推荐一周不超过2次,以及每周需至少推出若干新人。由此形成博主和编辑部的良性互动,或者说,必要的张力。
此外,编辑部的价值判断也起相当大的作用。这一点因情况复杂而不议。
其二,撇开编辑部不论,就是博主和网友之间必要的张力。其标志大概是点击率和评论数。常常看到有博主或网友说,不要在乎点击率。博主好生佩服,然而做不到。点击率,如同路边燃放的鞭炮,夜空怒放的烟火,能否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同样是我写的文章,点击率3000和30,难道会无动于衷?即使过眼烟云,同样占据了几分钟视野,留下了一片烟云。
问题在于,怎样看待这片烟云。
一方面,能否把握自我,在网上,能否确立自己的个性,而不是全然为网所左右。例如,热门和时兴的话题很多,是否追风?是否什么样的题材点击率高,就以此为题写博文?这就是“唯点击率”,与“唯GDP”并无二致。更严重的是,一旦迷失于点击率,最终会失去自我。有些博主,包括笔者,时而会写一个系列,往往越写观者越少,最后几乎只是为了自己而坚持把系列写完。其实放大来看,要是科学网、编辑部也以点击率为是,那么科学网及其编辑部也不复存在。
然而另一方面,“自我”又是什么?自我不是孤芳自赏,不是洁身自好,即使确实“芳洁”,也应该积极影响社会。知识只有为他人所共享才有价值,无论对自己,还是对社会。在此意义上,难道不应追求点击率?
坚持自我,自我又生活于社会之中;努力写高质量的博文,高质量的博文就应该有高点击率。这就是博主和网友之间“必要的张力”。
最后顺便建议,方便的话,编辑部不妨公布人员编制和运作流程,一来这是当今社会要求透明的潮流,二来也免去一些不必要的猜测和非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9: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