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壮丽的死胡同?

已有 5821 次阅读 2010-3-26 17:06 |个人分类:特别推荐|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江晓原, 列维-布留尔, 陈方正, 死胡同, 中国古代科学

吕乃基

博主近日泛读陈方正大作《继承与叛逆》,同时也顺便浏览了多篇评论,其中数篇关系到同一个命题,引起我的思考,希望也能引起网友的关注。

 

江晓原教授提出,在“百川朝宗于海”的总背景下,中国的“川”有没有入世界的“海”?江晓原在评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的文中写道,

李约瑟将“现代科学”看成大海,一切民族和文化在古代和中古所发展的“科学”(广义的)则是千百条河川,最终都汇入了“现代科学”这个大海之中——李约瑟自己的措词是借用中国的说法“百川朝宗于海”。

然而江晓原教授质疑:

  中国古代的这条“川”,究竟对今天现代科学这个“海”有多大贡献?这也是很成问题的。

  而余英时在本书长序中提出了一个看法,他认为到19世纪时,“李约瑟所想象的‘百川朝宗于海’的状况根本未曾出现。”事实上,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发生的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全盘西化”,中国传统的科技被全面放弃——甚至连“接引”西方新科技的作用都起不了,那又如何谈得到“百川朝宗于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f2bc80100h7a9.html

 

类似的说法是,研究计时仪器发展史的兰德斯在《时间革命:时钟与现代世界之建构》一书中,断定苏颂水钟为没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其标题,无疑是许多西方科学史学家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看法与心态的最佳写照:《壮丽的死胡同》。http://epaper.nddaily.com/C/html/2009-05/17/content_793927.htm同时见陈方正(24

 

略有差异的是,2009-07-24陈方正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中国的科学就像是在山上旅行,东转西转;西方的科学则像是在海上使船向一个既定的目标航行。你不能说哪个走得更远、哪个走得更快,因为它走的方向跟经过的地点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没有比较的可能。但是中国的这个走法,是走不出现代科学来的,因为方向已经不对了。

http://www.syb.cas.cn/ydhz/hzlt/200907/t20090724_2194367.html

 

《原始思维》的作者列维-布留尔也有类似的评论。参见空洞自足,没完没了——列维-布留尔述及中国古代思维方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8691

 

百川归海、死胡同、东转西转,以及空洞自足,没完没了……;有必要对这些相近及相关的表述做进一步分析。

其一,走进死胡同的究竟是知识还是得到该项知识的思维方式?是否需区分思维方式及由此得到的知识或成果。知识走入死胡同是否也就宣判相应的思维方式死刑?或者说,思维方式是否唯一的以成败论英雄?

其二,如果说是知识走入死胡同,是不是中国古代所有的科技知识,从钟表到中医和周易,全然到不了大海,如同塔里木河消失在沙漠里?(此处当然只是比喻)如果其中还有所区别,陈方正本人就将中医视为特例(29),那么,产自古代中国的什么样的特定的知识能汇入大海,为什么?

其三,在一种知识汇入大海之时,是否必然地挡住了另一种知识的入海之途?或者说,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在不同知识之间能否融通、融合,如同IT产品彼此间的兼容?同样,那么知识的融通与融合是否需要标准,这又是什么样的标准?

其四,即使至今尚未入海,这大概是由归纳得到的经验判断,而归纳总是不完全的,能否由此推出永远不能入海?

最后,中国古代科学知识还有没有其价值,什么是它的价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306455.html

上一篇:什么是传统文化?
下一篇:建议暂时解散中国冰壶队
收藏 IP: .*| 热度|

6 杨正瓴 罗帆 陈国文 齐霁 yinglu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5: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