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乃基
语境,是当今社会各界广泛使用的词汇,大意为一句话的上下文,前因后果,以及时空背景,什么时代,什么场合。语境,不仅是“语”之“境”,也是“行”之“境”。通常,“语境”这一概念用于言者(说或写)与闻者(听或读)之间的沟通,闻者尽可能由言者共同的语境理解言者之言的含义,按自己的背景转译其含义。
然而实际情况是,在哪座山唱哪首歌。语境与处于语境中的主体,构成了一组特殊的关系。
1. 语境:历史与层次
任何人的言行举止都受到特定语境的影响。个人言行所处的微观语境千变万化,此处仅作宏观层面的讨论。
传统社会,影响个人言行的语境,是家庭、村落、庄园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特定的生活方式,包括宗教。现代社会,个人所处的语境是家庭、由契约安排的与陌生人和国家的关系,“人类学意义的自然界”,以及信仰自由。当今社会,个人所处的语境还要顾及人类和地球。
语境衬托个人之言行,提供理解个人言行的框架,强制或潜移默化影响个人言行。反过来,个人之言行坚守或突破语境的束缚,形成新的语境。科技,特别是媒体技术,对语境的影响至关重要,互联网极大改变和扩展了语境。媒介即信息。
一般来说,个人之言行处于国家、所在社会组织、家庭三个相对稳定的层次及其叠加的语境之中,以及处于各种临时多变的语境之中。在全球化、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高速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危机面前,在上述语境的基础上又叠加了人类命运作为新的语境。
2. 主体及其语境——语境的相对性
主体——言者与闻者(后文主要涉及言者)——及其所处的语境之间构成了一组互相限定而又促进同在的关系。言者以其言,坚守或突破语境的束缚,建构新的语境;语境规范、约束、引导言者之言。
在言论自由的场合,在主体顾及底线和道德修养的情况下,言者一般并不觉察到语境的存在。语境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境”,几近于“时间”概念;“感觉不到”,这是言论及其语境关系的最高境界:彼此相吻合,语境与大多数人的人性相一致,与普适价值相一致。与其说是言者及其语境之“吻合”,不如说,二者实际上是一种“契约关系”。在这一状况下,对“语境”的学术研究主要在于言者与闻者之间的沟通,如经由“隐喻”。
需要指出,“理想”并非固定不变,因科技发展、普适价值的扩展,以及人性的提升而进化。因而,此时之“理想”,未必彼时之理想。譬如传统社会“采菊东篱下”温情脉脉的田园景象就不适用现代社会;同处于21世纪,世界各国之言者对各自语境之感受大相径庭。
一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吻合”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然而另一方面,在普适价值基础上的契约关系,应该是所有言者及其语境关系的共同基础与范本。
在真实世界,言者或多或少与语境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譬如美国选举年的两党之争。在这一届,美国的两党之争延续至今,还有“政治正确”等。欧洲有民粹和难民,再加上英国脱欧。这样的语境让身处其间的言者和闻者因感受到语境的存在而不自在,受到约束,不再感到自由。
在某种意义上,当今美国或许最感不爽的是特朗普,或者特朗普的阁僚。推特治国,摆脱传统媒体之语境;撤换幕僚,改变周边之语境,全都是观点一致者;退群,则是改变美国在世界上的语境。所谓美国再次强大,其含义之一,或许便是:我行我素,视语境如无物。与此同时,也就是给其他国家之言者竖起了类似于美墨边境的高墙。
此处说的是美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由此看来,语境是上述两种含义之间的谱系:其一端是唯一的理想状态的语境,另一端是形形色色,实际上谈不上“端”的现实世界的语境。理想状态之语境已有充分论述,本文主要涉及后者。在现实世界,语境不仅是“境”,而且是几乎实实在在的一堵墙,在墙的背后,则是确实无疑,由你我他构成的人。
“你我他”的含义是,语境是相对的。当“我”在“言”时感受到语境而有所作为或不作为时,“我”也就成为你和他的语境。在此意义上,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即互为语境。
在相当程度上,正是为了摆脱现实世界语境的束缚,人们纷纷“移民”到虚拟语境,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以及选择加群或退群。而作为“语境”的一方则想方设法让这条狗暴露于光天化日,也就是语境的控制之下,譬如实名制。“语境方”的作为还可以有:移出群,是群一级的惩罚;封号,则是更高水平的惩罚,关上虚拟世界的大门。现实世界还有更严厉的惩罚手段,直至彻底消灭“言者”。一旦失去了言者,作为对立面的“语境”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