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gfeng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博文

跳出科研看科研

已有 5820 次阅读 2011-5-11 11:47 |个人分类:科研方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思维, 科研


跳出科研看科研


 

上个学期选修的课程,有些安排在离我们系比较远的医学楼六楼考试。医学楼很大很复杂,从大门进去,要转好几个弯才能找到电梯口。所以无论是进来还是出去,我总是有些担心走错路。

 

去年十月份某一天下午七点多,结束了一次考试之后,我乘电梯下楼。出来之后,觉得好像布局不对,而且一个人都看不到。不过,是不是因为大家都下班了呢?我于是根据记忆,下电梯后右转,然后继续右转,走了十几米,却看不到那个front desk。有些奇怪,还是继续往前走,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了,为什么看不到左侧大楼里的商店,也看不到大厅了呢?而且过道好像变窄了许多。于是返回,重新从电梯口往外走。这次我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向,可是走了几十米,还是发现不对。就这样,我试了好几次,就是找不到出口的大门。怎么办?

 

我想,一个大楼再大,只要固定往某一个方向走,总能找到出口。于是,我决定选择右边一条比较宽敞的过道一条道走到黑。我发现周围都是房间,有大有小。大部分的房门都紧闭着,根据上面的标记可以看得出是医院做检查的地方。有些房间的门可以推开,我想找人问路,可是推开后却一个人都看不到。那条过道并非畅通无阻,常常有门隔开。有些门一推就开了,可以进去,有些却怎么也推不开,我只好返回然后重新选择一条路走。我离电梯越来越远。经常看到exit标记,打开门进去,却发现不能出去,只能上楼。为什么一楼不能出去,只能上楼呢?我觉得不对,又离开那个exit。试了好几个都是如此。我就这样在医院里走了几百米似乎还看不到头。四周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仿佛他们突然之间全部人间蒸发了。我感到有些恐惧: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医院呢?我在医学院呆了八年,在医院实习了三四年,当我在这个完全与外界隔绝的大楼里走了半个小时还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我第一次在医院里面感到毛骨悚然了。

 

幸好手机还有信号。我于是给一同考试的同学打电话,问她现在在哪,是否也迷路了。她比我后交卷,却告诉我已经回去了。我无法描述自己现在哪里,只好挂了电话,继续寻找出路。

 

终于,我决定试一试exit的上楼。于是找了一个exit,上了一层楼。突然,我看到了正常的宽敞的一楼大厅,还看见几个人了。再往前走十几米,我终于出来了!可是,我却惊讶的发现:这个大楼根本不是我之前进去考试的大楼!怎么回事呢?

 

围着这个大楼转了几圈,看了看旁边的建筑,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我坐电梯的时候按错了按钮,在地下一层下的电梯,所以一直在地下室转悠找不到出路。而UK的建筑虽然在地面上并不相连,在地下却是连在一起的,就像一个地下城堡,所以才会有几百米的直径。

 

这个地下城堡太恐怖了!如果不是我最终决定上一层楼,我就是在里面转上一晚上,也一样分不清东西南北,永远都找不到出口!

 

其实,科研不正像一个地下城堡吗?当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不也是把自己关进了一座和外界不相通的城堡吗?当我们只关心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其他领域不闻不问的时候,难道不容易迷失方向吗?

 

自己的小领域是一个小地下城堡,大领域是一个大地下城堡。当思路一直局限于小领域的时候,就更容易迷路,局限于大领域,方向感就会好一些。但是,为什么不跳出这个地下城堡,围着它转几圈,去看看河流、山川、太阳、旁边的村庄在哪呢?当我们把这些参照物绘制到脑海中的地图里以后,我们就更清楚自己身在何处,怎样才能到达目的地。

 

所以,科研人员应该“跳出科研看科研”。例如,做生物医学研究的,不仅可以关注化学、物理等其它大的学科的问题,还可以关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和自己的研究联系起来,往往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判断研究课题的意义、前景,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获得解决科研难题的灵感和发现新的研究方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8-442920.html

上一篇:导师应该公布毕业研究生及博士后的去向
下一篇:基于网络的自学方法(修订版)
收藏 IP: 199.76.179.*| 热度|

8 郑祺 汤治国 武夷山 王守业 赵婧 wgq3867 fqk6166 lia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12: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