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yuj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yujun

博文

发得了SCI论文,却写不好教学研究论文,这是为何?

已有 4187 次阅读 2022-3-9 16:39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不少大学教师(甚至是教授)发表了许多的SCI论文,讲了许多年的大学化学课程,却对如何写教学研究论文感到困难重重,不知该写些什么,也不知该如何下笔。

写SCI论文时知道查阅和综述文献,写教学研究论文时却不知道查阅和综述有关文献,从而无法突出自己的创新和特色,无法令人信服;

写SCI论文时知道要针对科学问题,写教学研究论文时却不清楚究竟要解决什么具体的教学理论或实践问题,导致文章出现“假大空”的问题,有时像是工作总结,少有亮点,少有干货;

写SCI论文时知道要用数据和证据说话,写教学研究论文时却充满着“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笼统空泛”“空喊口号”等内容,不会用数据和证据说话了,导致论文的参考价值很有限;

写SCI论文时知道要聚焦一个核心问题,写教学研究论文时,却往往是“追求大而全,结果是全而空”“追求面面俱到,结果是面面不到”,例如《某门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实践》,包括课程内容、教材使用、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不能聚焦同行面临的具体的教学实践问题,“想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的内容难以有可操作性的参考价值;

......

鄙人曾经在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分享报告“大学化学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全明白了!

大学教学研究论文,又该如何来写呢?

请注意,教学研究论文的写作与SCI论文是一样的:

(1)都需要针对具体的问题,教学研究论文针对的是教学实践问题(教师该教什么,如何教,怎样教得更有效,学生该学什么、做什么,怎样学得更高效等);

(2)都需要查阅和评述已有研究文献,找到要解决的有价值的具体问题,以突出自己的创新和特色的方案开展研究,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

(3)都需要提供数据、证据或案例,言之有据,论之成理,不能假大空,教学研究论文的数据和证据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及资料、素材、结果,学生的学习行为及资料、素材、结果等;

(4)都要使同行信服,都要使同行可以复制或借鉴,写教学研究论文的目的是给同行提供教学参考,让同行可以重复或借鉴教学方法、教学资料、教学素材、评价手段、内容组织方式、概念讲解过程、实验设计......;

(5)都需要接受同行的检验和批判,即同行评议;

(6)都是建立在“研究工作”的前提下,即只有开展了优质的研究工作,才能写出优质的论文。

大学教学研究论文究竟该写什么呢?具体主题和内容包括:

(1)针对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开展的梳理、改进、比较、创新研究,呈现具体明确的课程目标,与课程目标匹配的课程主题的结构框架、具体内容、教学安排等,论证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改革的依据、科学性、合理性、前沿性、时代性,少谈众所周知的口号和大原则,要具体到某门课程,要具体实在地谈“究竟存在什么问题,究竟做了哪些改变,究竟为什么要改变,最终确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究竟是什么”,让同行信服,使同行可以复制、借鉴,鼓励开展国际比较研究;

(2)针对教材的结构、内容、难度等存在的问题,开展的结构重建、内容更新、难度评估、国际比较等的研究,要具体到某门课程的教材具体呈现出“究竟存在什么问题,针对问题究竟做了哪些研究工作,研究的方法是什么,研究的结果和结论是什么”,要言之有据、论之成理,让同行信服,为新教材的编写提供切实的参考;

(3)针对某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开展的教学改革研究,呈现出新的教学形式、新的教学方法、新的师生互动方式、新技术的应用等,不要空谈教育理论,要结合具体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给出具体的教学流程、教学案例和教学效果,即教师究竟做什么,学生究竟做什么,教学效果如何,就像写“实验报告”一样,让同行可以重复或借鉴这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4)针对某门课程的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开展的学习评价方式及评价内容的创新研究,不要空谈,要结合具体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呈现出新的学习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操作办法、学生表现,以及促进教学效果的成效等,要言之有据、论之成理,让同行信服,使同行可以用在自己的教学评价中;

(5)针对学生学习某门课程或者某个教学主题内容存在的疑难问题,开展的调查研究及促进学生学习成效提升的教学研究,呈现出“学生的学习难点究竟在哪里,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究竟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获得了学生的具体的难点和具体的问题”“针对学生的难点和问题,开展了哪些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改进工作,教学成效如何”,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切实地指出疑难问题,给出实在的教学改进措施,让同行信服,使同行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6651-1328717.html

上一篇:化学家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
下一篇:不必再追寻!钱学森之问早有答案!还是钱老自己给出的!
收藏 IP: 219.142.99.*| 热度|

11 刘全慧 吴斌 焦飞 许培扬 孙颉 郑永军 罗春元 王安良 郁志勇 杜学领 彭振华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