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iangtian

博文

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机制与病理

已有 6607 次阅读 2014-8-10 23:46 |个人分类:专题讨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发病机理, 病理, 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病毒通过细胞内吞和膜融合等方式侵入细胞内部,其表面跨膜糖蛋白GP在后一种入侵方式中扮演重要角色。伊波拉病毒可侵袭哺乳动物体内多种组织细胞,例如巨噬细胞、纤维原细胞、内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和肾上腺皮质细胞等,并造成脏器坏死和组织糜烂出血。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泛嗜性的病毒,可侵犯各系统器官,尤以肝、脾损害为重。该病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应答水平有关。患者血清中IL-2,IL-10,TNF-α,IFN-γ和IFN-α水平明显升高。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尤其是吞噬细胞是首先被病毒攻击的靶细胞,随后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均被感染,血管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沉着。感染后2天病毒首先在肺中检出,4天后在肝、脾等组织中检出,6天后全身组织均可检出。

 


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粘膜、脏器的出血,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的典型特点,可见小包体和凋亡小体。

                                                                                                (2014-08-10徐向田编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654-818587.html

上一篇:埃博拉出血热:病原学(2014网络图文版)
下一篇:埃博拉出血热:临床表现
收藏 IP: 112.233.6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