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择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jwang989

博文

麦苗委身于地

已有 1384 次阅读 2019-2-20 13:0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psb.jpg

洒水前麦苗伏地萎蔫状貌

psb.jpg

洒水约四小时后麦苗萎蔫仍旧,叶面仍见所洒水珠。

早晨进办公室注意到桌子上留存观察的大麦发芽试验幼苗全部倒伏如泥委地,心念微澜,便喷壶洒透水观察幼苗变化。至中午幼苗仍不见一株雄起,说明幼苗发生了永久性萎蔫。大前天下班时曾给幼苗洒透水,此后便再未踏入办公室。供应幼苗生长的基质持水性能差,据以往观察,洒透水只需两天幼苗便发生萎蔫症状。如此算来,幼苗经过一天时间的萎蔫,已经越过临界值达到不可恢复的永久性萎蔫状态,如同重病不起。幼苗脆弱,由此可见一斑。

本人提出微圃概念,植物种子必须在适于其芽成苗和生长的小环境中,直到根系发育完善,初具抵抗多变环境的能力才算定居成功,就像婴儿需要在摇篮里长到能走路会进食的儿童一样。提出微圃概念以来,只是设想幼苗脆弱,经不得风吹日晒,具体情况其实并未细致观察过,今天算上补了这一课。如此看来,在空旷缺少遮阴蔽风的地方,即使雨后地表湿润,种子能够吸水发芽,但在雨后晴天表层土壤干燥之前,如果芽苗根系还没有下扎到深层湿润土壤中,则势必如照片中的麦苗一样,只需几个小时就将发生永久性萎蔫,继之踏入变成枯草的不归路。有风天气,地表会干得更快,所谓风干是也。因此,遮阴蔽风、温湿度变化和缓的小环境是植物定居的关键,这样的小环境就是微圃,当然不同植物所需的微圃各不相同。许多植物种子发芽要求掩土覆埋,一般说来,种子颗粒越大,埋深越大,其道理与此相同,这样会使得发芽时最先突破种皮的胚根即时接触到较深层的湿润土壤。另一方面,颗粒越大,种子越不容易被自然因素深埋,而且出土时还存在特殊困难。子叶出土的幼苗总是弯曲幼茎顶破土表再带出子叶并展开,一付备受委屈的样子。

psb.jpg

拨去落叶所见正在发芽的栎类种子,胚根尚未入土

栎类的种子颗粒大,落地后不易被覆土掩埋,但常常藏身于落叶之下发芽。栎叶革质不易腐烂,干燥后各种卷曲,能够形成一层极其篷松的落叶层,为其种子发芽扎根创造了条件。这是栎类的微圃要求之一。

2018-3-5拙草于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631-1163222.html

上一篇:五九六九,为什么沿河看柳?
下一篇:柳树小识二则
收藏 IP: 221.7.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18: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