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听说过“王阳明”,因为他是明朝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实现了圣人标准:立功、立言、立德。很多人想学习了解“王阳明”的思想,毕竟好奇。
王阳明是在朱熹、陆九渊之后的心学大师,就算他本人亲自教我们,也不见得能理解。本来有点难,而关于王阳明的故事和传说还误导者我们。先从两个故事说起。
其众多弟子对于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说: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第二个故事也有人说发生在龙场,王阳明流放的地。
在理解上面两个故事之前,先说说“语言”。
语言很容易被认为是符号,一种表达工具。很少有人考虑语言本身隐含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
比如看到“老虎”一词时,不同人有不同理解。有人可能想到与狮子对应的猛兽,有人可能想到虎骨、虎皮,还有人可能想到虎鞭。
我们中国人很容易理解“妃子”,但是在基督文明下的西方人,可能就很难理解,必须给他们介绍文化。比如“龙",本身就是文化含义。西方人认为龙很邪恶,我国认为贵不可言。蝙蝠代表了福气,蛇是小龙,都是好词,西方人不这样认为。
最近更是听人说起自家孩子,孩子觉得老鼠可爱,猫捉老鼠是大坏蛋。孩子是看猫和老鼠长大的,没有老鼠偷粮食、咬坏东西的经历。
因此,语言本身不是独立的,本身包含了很多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内容,限定引导我们的思维,也包含作者自身的观念。
由于语言本身有立场,就有可能扰乱我们自己的思维,重看下面的故事:
《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当我们读到“时有风吹幡动” ,心里就已经自动构筑了“风与幡”。当我们命名为“风”,为“幡”时,心中就隐含了东西。为什么称那块布为“幡”,为什么称空气流动为“风”。为什么 “风”与“幡”要联系在一起。故事本身就已经有了思维指向。我们在读故事的时候,就已经被控制了,被引导了。
如何理解“心动”,其实很简单。许多人听音乐、看画展,体会不到美,不知道好与坏,就是因为“心”不动。很多人到西藏,看到很多的幡在舞动。我们感受到景色美好,而僧侣的感受却另有深意。这是“心”有不同的动。
当我们读一段文字时,不仅仅是接受了文字信息,而且也接收了作者的文化和思维。当然,文化和思维是隐含的。对于聪明、智慧的人,可以从中间得到尽可能客观的事实,忽略掉隐含的思维和文化。或者单独获取作者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背景。
我们不仅要看说了什么,还要看怎么说的。“怎么说”很重要,往往会影响我们理解故事本身。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