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知识来源的一点浅显认识

已有 3081 次阅读 2022-3-31 19:38 |个人分类:一日三省|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人类知识的来源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讨论不休的问题。英国哲学家洛克可以看作是经验主义的始祖,他认为人类的知识全部来自经验,甚至包括逻辑和数学。天赋观念则源于古希腊,17世纪的法国唯理论哲学家笛卡尔更是典型代表,他认为知识源于人的内心。“我思故我在”,当思考的时候自己才存在,即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说明,知识来自经验,不可能超越经验,然而有一部分仍旧是先天的,即有一些知识不可能来自于经验,只能人天生的。

   为什么要讨论知识的来源?好像这些哲学问题即费脑袋,又没有什么用处,也没有价值。我从学校教育的维度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人类从幼儿园开始,要学习各种知识,而到了小学又学习各门课程,到了社会又要进一步学习。

   如果知识来自经验,那么就要更多从实践中教育孩子,通过实验,通过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让孩子掌握知识。如果孩子的知识来自老师的教育,就要求老师更好掌握知识。老师需要高的知识水平。而如果知识来自孩子自身,知识是天生的,孩子的知识处于隐形状态。老师本身的知识水平就不那么重要了,老师需要了解孩子,主要任务是引导孩子。通过引导,让知识从隐形转到显性。

   对于以“教”为目的的教育,学校主要任务是灌输。虽然学校中有实践课程,有多媒体课程,可目的只是让孩子更好接受灌输,让孩子更容易理解。老师的思维更多考虑如何“教”,让孩子接受、记忆。孩子的知识来自老师的“教”,这要求老师的水平要比孩子高,如果老师知识水平差,孩子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老师就是孩子的天花板。

   假如从经验主义来考虑教育。孩子的知识来自经验,那么老师更多的任务是组织工作,组织孩子去经验这个世界。孩子通过自己的感受,获得知识。因为老师更多进行组织工作,学生水平完全可能超过老师。可由于人类知识发展了很多年,个人做经验总结,速度还是太慢,自然效率低。

   假如人类的知识是天生的,教育又是另一种形式。老师更多是引导孩子,让孩子天生的知识从隐形到浮现。老师必须对孩子本身非常了解,熟悉孩子,必须懂得引导孩子。“引导过程”比较复杂,对老师也有较高要求。老师也不再是孩子的天花板。

   对知识来源的认识,实际决定了我们的出发点,决定了做事的思路。

   对于知识来源,不妨举个例子。一群人去爬山,面对同样的景色。有的人画画,有的人拍照。画画的人,有的是写实,有的是水墨,有的可能就是画个轮廓。拍照的人,有的拍山,有的拍树,拍人,拍水,拍动物。人类面对同一座山,感受不同。“山”可类比作经验,面对同样的经验,人们获得了不同的知识。虽然经验相同,但知识不同,感受不同。可以说“知识”与“人自身”紧密结合在一起。

   由于知识与“人”自身紧密联系在一起。很自然存在一个问题:“经验”重要还是“人自身”重要?还是两方都重要,如同水桶的两块板子,不可偏废。对于经验主义者来说,可以说知识来自经验。这种说法也非常符合现实感觉,因为人们就是通过经验来学习的。

   从另外一个维度来说,通过经验学习并不完全准确。比如一块石头,一般人可能感觉就是一块硬硬的石头,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可能是铁矿石,也可能是……。从经验论维度来说,科技成果不足是因为经验不足,需要做更多的实验,做更多测试。随着技术发展,量变产生质变已变得很难。1000个科研人员不一定比100个科研人员强。经验主义,不能想当然被推断为错误,不过至少存在一些问题。

   不妨做个假设:“人”天生具有知识,只是处于隐含状态。而经验可以引导人们把隐形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显然,这个假设能够解释更多的现象。“引导”的过程是一个有序的过程,也是一个切磋的过程。

   当然,讨论这些问题不见得就是为了讨论出一个结果。讨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认识问题,避免思维僵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346-1331895.html

上一篇:全局思维和局部思维的比较
下一篇:实现有一定弹性的经济体
收藏 IP: 223.193.1.*|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