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菜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anshiphy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leilphy@gmail.com

博文

探访团城演武厅

已有 7157 次阅读 2012-3-25 21:19 |个人分类:立此存照|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团城演武厅

乘坐开往香山的公交到红旗村站下,沿香山南路往北走便会看到团城演武厅。说到团城演武厅,不得不提提清代京旗外三营之一的健锐营。京旗外三营指的是圆明园护卫营、香山健锐营和蓝靛厂外火器营,都是为执行特殊任务而组建的特种部队。健锐营的建立则与两百多年前的一场战争有关。乾隆十二年(1747年)春,大金川(今四川省金川县一带)地方土司之间相互展开大规模的攻掠和械斗,清廷出动军队平息战乱。由于该地特有的石碉楼易守难攻,清军受挫,累攻不下。乾隆于十三年七月下诏,从八旗兵中选拔少壮勇健之士三百余名,在香山地区仿建石碉楼多处,组建云梯兵,演习攻碉。乾隆十四年春,首次金川战事以清廷胜利而告终,云梯兵正式组建为健锐营。乾隆十四年,以健锐营演武练兵为目的修建了团城和演武厅,检阅骑兵与步兵的操练。健锐营从乾隆十四年建立直到1911年随着清政府的灭亡而消失,共经历了160余年的历史。其间,健锐营参与了清朝诸多重要战役。光在乾隆年间,健锐营就参与了平定大小金川之战、平定大小和卓之战、平定台湾林爽文、庄大田起义、平定回族叛乱,抗击缅甸入侵云南、廓尔喀入侵西藏等战役。可以说乾隆能自诩为“十全老人”,健锐营功不可没。健锐营最后一次作战是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健锐营官兵奉命进城增援守军,并与日军在地安门展开激战,为慈禧太后的西逃争取了时间。

团城演武厅现存团城(图一)、西城门楼、实胜寺碑亭和松堂。团城是见证我国古代城防建设的重要实例。古代重要的城门大多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城门背后(也有的在前面)再修一圈城墙将城门包围住,并在多修的这一圈城墙上再开一个或多个城门。这多出的一圈城墙和城门与主要城门构成了所谓的瓮城。当敌人攻进瓮城时,将所有城门一堵,只在城头放箭、扔石头,城中的敌人就像瓮中之鳖,伸手可取了。团城南面的演武厅和两侧朝房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现在看到的这些建筑是1984年复建的。演武厅南面的实胜寺建于乾隆十四年,是乾隆为纪念平定大金川之役而修建的寺庙,现仅存一碑亭。碑亭内“立乾隆十四年御制实胜寺记文碑,碑高丈余,方广四面如一,刻国书、蒙古、汉字、梵书四体”(《日下旧闻考》)。碑亭现围于果园内,无法近距离参观(图二)。松堂是乾隆到团城阅兵时休息的地方,现被部队单位占用,无法参观。


图一:团城演武厅


图二 实胜寺碑亭


团城演武厅西城门楼后还躺着一块明代的残碑,从残存的文字来看,这是明嘉靖年间司礼监太监静庵的墓碑。从网友双塔邨人提供的《明故司礼监管文书内官监太监静庵赵公墓志铭》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些静庵的生平。静庵原名赵举,字克明,静庵是他的别号,保定府新城县人。卒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享年六十一岁。赵举于正德十一年(1516年)奉诏选入内廷,一路升迁,最后做到司礼监太监。赵举此人谨小慎微,正因此,“上(嘉靖)以公□慎,命管文书”。替他写墓志铭的首辅大学士徐阶对他的印象也是“公勤正有礼,虽德□遽其意气,未尝不□□其于言必审而后发。虽甚怒,不轻有所诋訾;即甚喜,亦不苟然诺”。赵举为人还算正派,也能约束手下。墓志记载他有一次奉旨到陕西办事,走了很多地方,严禁属下扰民。以至于他经过一地时,当地人还不知道有钦差驾到。赵举墓原在石景山区杏石口,墓志也是在那里发现的,墓碑不知何故被移到了团城演武厅,并且人为破坏严重(图三)。


图三 静安墓碑


除团城演武厅外,健锐营现存的古迹还有散落在香山附近的碉楼群(图四)。前面已经讲过,最早的碉堡建于乾隆十三年,为的是训练云梯兵。以后战争获胜,乾隆就在香山一带普遍兴修这种建筑,当时规定每旗只能修建八座碉楼,香山一带的八旗共修建了八十座碉楼。每旗的八座碉楼,只有一座碉楼修有阶梯可以登临,称活碉楼,其余七座均是实心不能上达,谓之死碉楼。因此活碉楼共有八座,死碉楼却有五十六座。香山一带的旗人中流传着歇后语“七死八活”,用以说明那种无希望的必亡必败的事物,其实指的就是乾隆建的碉楼。


图四 北京植物园内的碉楼


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

双塔邨人,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378193971

《团城演武厅历史沿革展》

关续文,《实胜寺、阅武楼与香山健锐营之往事》,《海淀文史资料选编》第八辑,1994

于敏中等编撰,《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该书卷一百二“郊埛”条(1690页)记载了《御制实胜寺碑记》,《御制实胜寺后记》以及乾隆的与实胜寺有关的诗文。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199-551677.html

上一篇:探访瑞王坟
下一篇:探寻北法海寺
收藏 IP: 123.125.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1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