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伟大的书及纽约往事

已有 14385 次阅读 2008-1-25 19:55 |个人分类:读书学艺|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伟大的书及纽约往事

2008.01.25

虽然还没有开始放假,但近来大家已经开始准备过年,学生们都在数着即将回家的日子。对我来讲,今年春节不用回老家,所以又会是修改文章和轻松读书的好时候。

这周忙得博客文章没时间更新,已经有网友在催。情急之下我想起将近十年前写的一篇短文章《伟大的书--我与西方世界不朽作家的历险记》,或许会可以作为回家过节的朋友们的文字礼物。

伟大的书

这篇短文是自己读了David Denby的《Great Books》之后的读后感,是1998年在费城时写在当时很火的四通利方bbs上的文章,用的笔名是Humphrey,也即鸿飞之谐音。有一次我到Eric家在Manhattan对面New Jersay的公寓大楼做客,门房在楼下向Eric太太通报的时候说: "There is a Mr. Humphrey here, should I let him in?" 所以我有一段时间就用Humphrey在网上写文章和评论。

可惜四通利方已经演变成了后来的新浪网,原来的那些bbs贴已经google不到了,自己又没有备份,很多自己曾经拥有的伟大思想因此不见了踪影。幸好我当时在自己的《Great Books》一书中夹了一份打印出来的这篇文章,所以现在才可以把它找出来录入给大家。

纽约往事

多年以后再读这篇文章,已是物是人非,比如当年的陈副校长已经从陈校长进化成了陈副主席。好在思想还是思想,文字还是文字。

当时中文录入,是用小麟师兄业余写的苹果中文系统和录入共享软件。这套软件很管用,我在纽约时用它为很多人提供了准备中文文档的机会。我自己回国时的MacBook电脑用的也是这套软件,当时作报告的ppt和项目申请书都是用它准备的。后来为了把其中的数据和文件转为pc兼容,还着实费了些功夫。

《Great Books》的作者David Denby后来从New York(纽约)杂志到了New Yorker(纽约客)杂志。他后来又写了一本自己炒股失败故事的《American Sucker》。如果要常居纽约,这两本杂志中的一本是必备,否则不能号称自己是在纽约住过。这两本杂志中不仅有一周内纽约室内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信息,而且还有一些有趣的文章。后来我每次回到纽约,都要先去买一本New York或者New Yorker。不过自2006年New Yorker发表了诽谤丘成桐先生的文章后,我也就更喜欢New York杂志一些了。

Amazon上Great Books一书的介绍和链接:http://www.amazon.com/Great-Books-David-Denby/dp/0684835339
作者David Denby的介绍链接:http://www.nyfcc.com/members.php?member=9

中文版《伟大的书》信息链接:http://www.bookyes.cn/Book/Weidadeshu.Html
曹雅学的《伟大的书》译者后记链接:http://www.wenyixue.com/bbs/archiver/?tid-14133.html
网络书评“你心里有没有一本《伟大的书》?”链接:http://qbar.qq.com/culture/1746.htm


*******************************************************

书评:《伟大的书--我与西方世界不朽作家的历险记》

Humphrey

1998.09.24

想不到《伟大的书--我与西方世界不朽作家的历险记》已经由江苏人民出版社译成中文出版了。如果我没有搞错的话,这应该是David Denby所著的那一本《Great Books》,是New York杂志的影评人David Denby在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三十年后又回到哥大去重修当年的两门本科生人文必修课的经历和感受。上月底,一位以前的女朋友在哥大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答辩,我回去看她时还送了她这本书作礼物。

我在纽约的五年里,总是读David Denby在New York杂志上的影评,在他的指导下看了不少新电影。《Great Books》其中关于Joseph Conrad的Heart of Darkness的那个章节,在全书出版以前曾在New Yorker杂志上登过。我记得当时正值卢旺达发生种族屠杀之际,New Yorker杂志在那前后有长文叙说卢旺达种族问题的殖民主义及后殖民主义来源,与Denby的文章相互参看,着实让我长了不少见识。

当我第一次读到此书时,我已经不在纽约,对书中讲到的关于哥大的一切,感到非常亲切。然而,我对此书的喜爱并不仅仅因为自己曾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员,在那里渡过了五年非常美好的时光,从而对这一本关于哥伦比亚的书爱屋及乌。

我在哥大读博士,受到的只是专门训练,对于人文方面的东西,自己虽有爱好,但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学习。从大陆来的留学生,人文方面受到的训练应该说是普遍不足。所以我在哥大时总想去看看那里的本科生受到一些什么样的人文训练,因而也对他们本科开设的基础课程有一定的注意,但是终究没有时间亲自去听课。Denby的这本书,正好弥补了我的这个遗憾。因为Denby所提到的那些书,我或多或少也有涉猎过,所以我在读此书使得感受,也或多或少地跟Denby重回校园有所相同。

大学的人文教育,到底有多重要?或者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人文教育?Denby在书中,反复讨论的是第二个问题,而不是第一个。回想起我在国内上大学时,党史、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列主义哲学及经济学如果也算人文教育的话,在加上一门《大学语文》,也不算少了。所以,对我们来讲,恐怕也是第二个问题上的问题,即不是没有人文教育,只是侧重不同。

然而,Denby所要说明的是,不管我们有什么样的侧重,只是我们对我们共同的人文传统的“读”法不同,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去读另外的书。伟大的书,是对我们文化、历史影响巨大的书,而不是什么一定“正确”的书。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重读它们,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我们从什么样的角度去读它们,我们都能从这些书中得到人类生活、文化和历史变更的真实体验。最坏的事情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对这些东西的任何体验。

当然,Denby所说的人文传统,是西方的人文传统,但他的推理方式,我觉得是完全可用于我们自己的人文传统的。我自己记忆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是我在国内念研究生时,我曾问我的导师我应该读些什么书。我当时的意思是要知道自己应该读什么科技专业书。我的导师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他说:“如果有空的话,读一读《孟子》。”

现在大家非常热衷于讨论所谓“素质教育”之类的问题,或者是教育如何适应社会需要的问题。《孟子》的开篇或许就给出了他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


北大百年校庆时,万国高朋满座。陈章良副校长向各国来宾阐述今后北大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牛津大学的校长评论到:“大学最重要的目标,不是要教给学生分辨对错的能力,以及选择正确东西的勇气么?”我觉得如果陈副校长若有《孟子》在手,必不至于被人如此评头论足。

Denby在《Great Books》一开头,就通过Taylor教授告诉学生,通过人文教育,每个学生的目标都是最后形成他自己的自我。Denby在三十年后重回教室,再次找回他自己。我在跟随了Denby的“历险”之后,自己感觉是一方面形成了一些新的自我,另一方面也找回了一些早已模糊了的自我。

纽约州前州长Mario Cuomo读完《Great Books》后感叹道:“我觉得我自己已经欠了哥伦比亚和Denby教授的学费。”

对任何一本伟大的书,你是不是也会有同样的感叹呢?


-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6-14956.html

上一篇:陈学雷兄以及和吴健雄袁家骝先生的老照片
下一篇:Your Job in Germany和Our Job in Japan
收藏 IP: 71.94.219.*|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