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十三棵泡桐》下《光荣的愤怒》后《太阳照常升起》 精选

已有 7319 次阅读 2007-11-11 21:13 |个人分类:影音爱好|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十三棵泡桐》下《光荣的愤怒》后《太阳照常升起》

2007.11.11

这几天抽空看了几部新的国产电影。它们是:《十三棵泡桐》、《光荣的愤怒》和《太阳照常升起》。

《十三棵泡桐》下《光荣的愤怒》后《太阳照常升起》

《十三棵泡桐》和《光荣的愤怒》是很值得一看的两部电影,虽然两部电影都是用的方言。

《十三棵泡桐》里的对白用的是是四川方言,故事发生在成都的泡桐树中学,讲的是高中生的“残酷”青春成长故事,如果与王蒙的小说改编的《青春万岁》对照着看,可能会更耐人寻味和令人反思。南方都市报对本篇的评论标题为:甜腻腻从来不是青春的真相。

成都没有所谓泡桐树中学,倒是真有一个泡桐树小学。据我太太说泡小应该是四川省机关的小学,是成都最好的小学之一。

《十三棵泡桐》是东京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影片,徐静蕾在他的老徐博客中说该片“特别好就是特别好”,并且说“上映的时候强烈推荐大家去看”。不过,2007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严肃批评《十三棵泡桐》道德体系崩溃,结果最后在公演前两天被撤片不让演了。好在音像发行还是没有被禁,所以大家还是可以看得到。我看过该片之后觉得好像上级有点小题大做,其实该片还是相当积极向上的。这种电影不能上演,除了每天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大家其实很难还有什么其它选择。

新浪网上《十三棵泡桐》介绍链接:http://ent.sina.com.cn/m/c/f/13pt/index.html
南方都市报评论《甜腻腻从来不是青春的真相》链接:http://ent.sina.com.cn/r/m/2007-03-20/10201485340.html
徐静蕾博客中对《十三棵泡桐》的评价和推荐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f37fb5010005q1.html
国家广电局副局长张宏森批评的报道链接:http://ent.cnwest.com/content/2007-03/26/content_470151.htm
《十三棵泡桐》临阵撤片等候电影局重新发落报道链接:http://msn.mtime.com/my/335587/blog/280876/

《光荣的愤怒》里的对白用的是是云南方言,故事发生在云南和四川交界的某个靠近攀枝花市的成昆铁路边上的山村,讲的是村支书带领村民用很不成熟的地下斗争方式反抗恶霸一方的村长一家四兄弟。说斗争方式不成熟,是因为他们的斗争还完全是停留在自发的层次,虽然有村支书的领导,但还不是在党的正确路线领导下进行的伟大斗争。

新浪网上《光荣的愤怒》介绍链接:http://ent.sina.com.cn/m/c/f/grdfn/index.html

《太阳照常升起》是姜文的新电影,电影语言很充足,画面也很美,非常个人化和奇幻化。因为太姜文,我个人觉得总的来讲意思不大,不过作为电影还是值得一看。

电影中的方言

我小时候在攀枝花市的深山中住过七年,所以我听《光荣的愤怒》里的云南话很亲切。云南方言我不会说,但大多数云南方言我听起来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我最搞不懂的一件事情是我上大学时在回家的火车上替两个云南人做翻译,他们相互听不懂对方的云南方言,但都能听懂我用普通话翻译的两人说的话。我本来就是四川人,中学时期在成都边上长大,所以听《十三棵泡桐》中的四川话当然也非常亲切。四川话和云南话都属于北方方言,其实应该比山西话和河南话还好懂一些。

相比之下,《太阳照常升起》中的那些南腔北调的方言最不着调,和电影的内容毫无内在的关系,不像在《光荣的愤怒》和《十三棵泡桐》中所用的方言各自都与整部影片浑然天成,而且基本上算是很地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6-10628.html

上一篇:专业知识分子和公共知识分子(二)
下一篇:专业知识分子和公共知识分子(三)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0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