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x开放课程的前瞻性与局限性
精选
已有 8475 次阅读
2011-12-21 14:46
|个人分类:科学网大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MIT, 局限性, 在线课程, 前瞻性, MITx
相信很多人对MIT的开放课程有所了解和称赞,
毛宁波老师昨天的博文又介绍了,MIT即将推出网上课程学习新计划:MITx。大概看了下介绍,感觉MIT的新尝试,可能将权威教育机构的在线教育,进一步推动起来——实际上民间个人/机构的在线培训已经很多,但可能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指导,目的也是盈利为主。
MITx的尝试值得关注和赞赏,但并不意味着MITx的理念和形式不可超越;由于我一直关注“科学网大学”,对在线知识传播也有所尝试,这里就尝试聊聊MITx的前瞻性和局限性,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一起交流。
网络时代的教育形式
互联网在知识传播方面的价值,目前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但我们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的廉价高效的信息传播技术。比如高性能移动终端与高速无线网络就意味着知识传播的无限可能。从信息角度看来教育的本质,教育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半闭环的知识传播系统。相对于传统基于纸质传媒以及实地讲授的教育系统,网络时代的教育系统则可能有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我目前想到的变化可能有:
- 基础教育可能由机器承担。由于基础教育的重复性和规范性,使得这部分最可能首先由机器来承担。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需要妥善解决,就是如何设计一套适合在线教学的互动系统;可能需要结合教育、心理、IT、AI、语义网等。相信这套系统,可能超越很多教师,如同IBM的Watson能胜出智力竞赛。
- 教师需求极大量的减少。一旦大量显性知识能够规范化起来,那么AI等技术,就能可能胜任很多基础性的教育与互动;一门课程一旦可能由机器承担,那么有对教师的需求,可能转变为对知识制作者的需求:一门课程,只需要少量的制作者——当然教师可以转变为知识制作者;或者成为知识的创造者:科研人员。
- 第一生存。好像是大前研一提到过未来信息领域很可能出现的一个现象,那就是第一生存;大概意思是,由于信息对称,导致一个竞争领域里,出现只有前几名才能生存状况。比如PC的CPU制造商,可能就Intel和AMD。那么,一门课程,可能也只剩下很少的几个版本。
当然这些只是技术驱动下的理想状态,现实中因为各种约束,不大可能很快的转变;但各种日趋成熟的技术,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机器智能不断的鞭笞我们的大脑——20年后,科研不够强的教师会成为社会的累赘吗?
下面回到MITx这个话题上来,MITx在目前来看,是教育界尝试的一大步,但长远来看,这只是一个开端。
MITx的前瞻性
- 尝试构建开源平台。构建平台的意义在于,可能开始规范化知识,形成模式,演化出标准。一旦知识规范化,机器就擅长处理了。同时开源、分布式的系统,也将知识的传播定位较为高远。
- 在线互动。MITx尝试在线实验室、在线互动之类的意义在于,将教学虚拟化,这样知识就能以数据为依托,极大的提升知识传播的能力。前些时候打算写一篇在线虚拟学习的文章,后来忘了,有空补上。
- 免费开放知识。这个就不必赘述了,MIT的开放课程伊始,就伴随这免费开放。
MITx的局限性
- 思路局限于实体。由于MITx的倡导者本身是MIT的教务长,因此不可避免的首要考虑的是MIT的影响,而不是在线教育的本质;因此无法否定实体教学的主体地位,即使他想做或者准备做,但目前不能这么做。虽然是最大的局限性,但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 形式上未必适合在线学习。由于思想上的局限性,在具体实现上,就可能不够适合在线学习。比如传统教学的录像,放在网上就适合网络用户观看学习吗?在线用户的互动需求如何满足?当然,免费的课程,我们不可能要求太多。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在形式上也许可以较大的突破传统模式。
结语
未来网络环境下教育与知识传播的形式,也许和现在有着极大的区别,但技术可能就摆在我们当前;MIT虽然走在这个时代的前列,但并不是不可接近或不可超越,MITx也有自己无法摆脱的魔咒。
我们在仰望或学习MIT以及MITx的时候,不妨做一些独立的思考和尝试,比如“科学网大学”。
============================= 关于博主 =============================
博主是一个偏理想主义的工科人,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15359850,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小网站,欢迎来玩。无宗教信仰,提倡动物保护。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讨论、尝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50-520603.html
上一篇:
研究生找对象是件很简单的事下一篇:
科研不强的老师会成为社会累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