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说其失。其失有二:一是精神伤害。与其打假有关也好,无关也罪,总之,有歹徒要将其置于死地。而一个人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危险时刻,那肯定是一种常人无法体验、只能想象的惊魂时刻!问问那些经历汶川地震、舟曲泥古流而幸存的人,就知道精神上所受的伤害程度了。二是肉体伤害。如下其妻新浪微博所言,方舟子腰部有两处出血。
再说其得。遭袭事件发生后,国内各大网站纷纷加足马力进行报道。新华网为其做了首页重点并配发了视频和很多消息评论,新浪、网易、搜狐、凤凰网都制作了专题。接着平面媒体也加入了合唱。《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信息时报》、《长江商报》、《南方日报》、《东方早报》、《重庆晨报》、《扬子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报纸或报道事件,或发表评论。经过各种媒体的报道后,方舟子作为“打假斗士”的形象深入人心,其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所以,他以“小失”换来了“大得”。
实事求是地说,方舟子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名气,但远非像季羡林、任继愈、钱学森、钱伟长等人那样英名远扬;其遭袭事件也算一个恶性事件,但远非像玉树地震、南方水灾、鹤西矿难等事件那样牵动人心。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并不有名的人身上所发生的并不大的事件为何让各个媒体趋之若鹜,兴趣盎然?这实在是耐人寻味!且以新浪专题为例。在专题主页的下方列出了方舟子近期和以往打假的战果,包括揭秘李一骗局、剖析性早熟、打假唐骏学历、揭露“基因皇后”等事件,这分明是方舟子的业绩成果展。打开人物志专栏就更有意思了。该专栏以红色黑体的“方舟子 执着的学术打假斗士”为大标题,赫然醒目。大标题下方是小标题:“十年打假路,每年打假上百起,基本上一打一个准”。专栏收录了方舟子访谈录、打假精彩博文、精彩书摘及简历等。这分明成了方舟子个人功劳薄!
本来是不大不小的个人遭遇,经过媒体的包装、放大和渲染,结果成了吸引国人眼球的媒介事件。在我看来,在方舟子遭袭时,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后来的媒体报道,却演化成了方舟子对媒体的操控,最起码是涉嫌操控——换句话说就是炒作。既然涉嫌炒作,就涉嫌造假。比如报道遭袭的专题,遭袭事件只占了一小部分,大部分成了个人成就展。请问“打假斗士”,这种有别于学术造假的另外一种“假”,该不该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