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ee1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Lee19

博文

科研人的砚墨春秋

已有 5882 次阅读 2018-12-1 02:13 |个人分类:书艺书道|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研人的砚墨春秋

 李兆良

科研人很少碰书法,我大概比较例外。多年前写过一篇《學書浅谈》

小时候喜爱书法莫名,到中学才真正临帖。到美国研究院念书、做事都是生物化学方面,没有什么机会碰笔墨。1989年回香港工作,周末经常逛书店,买一些碑帖练习,有一次一星期写了一刀纸(100张)。当时还不晓得红星牌宣纸会涨那么贵,现在留下来的红星宣纸,快40年了,2011年老宣纸的市价在人民币一万五以上一刀,剩下的现在都舍不得用

在香港中文大学参加了第一次教职员的书画展览。回美後,与傅益瑤女士合作了《绘画菜根谭》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引起更大兴趣。在美国办了几次个人书展,纽约唐人街,堪萨斯市(Hallmark总部,Nelson博物馆所在城市),还有本地哥伦布市,还为美国的动画电视片集《降世神通》翻译成中文,全部用书法不同的题材写,是美国第一部真正用书法的动画片,获得很多国际奖,在十几个国家发行,有发烧友把我的书法特别做了一个网站。美国早期有一套《花木兰》的动画片,是美国人自己的涂鸦,根本不是字。

2010年做历史研究后,很少提笔。这次去国内讲地图正史,获得了一些碑刻书籍,金文篆书的精美范本,忽发奇兴,开始研习,把大盂鼎,石鼓文,散氏盘各临了一通,刻了几枚印章,顺便整理学习书法的书籍和写过的著作,作个记录。


1959年(16岁)自己购买的两本书,是我的书法老师。麦华三的《历代书法讲座》临摹古今碑帖,仍保留自己的笔法面目,不可多得,该书大概已经绝版。邓散木的《书法学习必读》是他自己手抄本影印,他的字活泼中法度森严,是我早期的范本。 

                                              image.png

 

大概也是16、7岁左右,中学的容国章老师送了我一小段他临摹的王羲之道德经,成为我每日书课的范本。后来,父亲交给我一本《旧拓右军书道德经》,里面的字就有容老师临的一段,父亲没有告诉我他哪里得到这本帖。不久,容老师病重去世,我想大概是他留下给我的,但没有交待,他是我书法的恩师。后来查到,这本帖是民国时期的拓本,非常珍贵。《古鑑阁藏晋十七帖》是我在旧书摊上捡来的,虫蛀厉害,线断了,题签也没了,自己写一个贴上。我只临过一通《十七帖》,没有好好学,至今还是遗憾。

 image.png


以下是一些书法理论书籍,除了麦华三、邓散木两本,基本是1989-93年在香港工作是购买的。当时这些书没有人买,贴的价钱是60年代的,一直没改,便宜得很,几块到十几块钱港币一本,现在十倍也买不到。《历代书法论文选》收录了大量从汉到清论书的文章,是很重要的参考。熊秉明是杨振宁教授的好友,旅法美术评论家,他的《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用现代语言分析中国历代书法,加上近代的美术观。

image.png

 


各体书法的工具书。我对汉代简牍帛书特别有兴趣,它奠定了现代汉字书写的基础,天真自由,不像汉隶碑刻的雕凿求工。《马王堆汉墓帛书竹简》是很重要的参考。我觉得临汉魏碑,不应该仿效刀刻的味道,刀是刀,笔是笔,有刻工把自己的“创意”歪曲了毛笔字的原意,要凭想象还原笔者的心思。

image.png

 

 

也收集了一下明清到现代的作品。楹联书法精炼了书家的代表作。友人送我一套日本二玄社编印的碑帖,非常精美,暂时只从香港带回金文石刻部份,正在学习石鼓文,金文。《赵朴初诗词曲手迹》是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赵昌平先生送的。 《偃师碑志选粹》是20188月到偃师时,当地文物部门赠送的,空运到美国。

image.png


  

收集的碑帖比较繁杂,不要求做古籍善本收藏,许多却是珍品的影印本。王羲之的不同版本有些绝版了。后人学王,往往失掉王的雄强,流于甜媚,米芾还有一点味道,赵孟頫,董其昌就俗气了,康熙、乾隆喜欢董其昌,清代文人争相仿效,毫无骨气,才激发康有为等的碑学兴起,一挽颓势。北魏碑刻,汉隶,秦篆,是古代书法源头,最有滋养。

image.png

image.png

 

 

把曾经写过的书与文章放一起,还挺可观,《道德经》写过起码五六次,除了全本的,也有散幅。搞过一阵篆刻,对腕力训练有用,现在用的几枚印章都是自己刻的。

image.png


 

最近用特别的心经册页写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image.png


十五年前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名章是陈风子先生(求是山人刻的,他在1960年代已经是著名篆刻家。我十几岁时用这章到今天,2004年左右在温哥华特别拜访了他,2008年他才去世。


心经2003.jpg


练习书法培养耐心,审美力,计划能力,调协心手互动,书写的精句有励志作用,对科研人士还是有益处的。


李兆良 

2018.11.30


补记:回答网友的评论时,把回复一并加在这里成篇。

有一位书法家总结为观、临、养、悟、创。我解读如下:
第一阶段入帖是找一家适合自己兴趣风格的书法家范本,学习运笔,点画,结构,章法的基本。模仿前人的书法,要领会范本的笔画,字形,布白是如何组成的。不能重描,一笔下去完成。写完了,科学地找差距,写不好就是方法还不对,写得好就是已经掌握基本功了。从慢慢矫正自己的错误,养成习惯,把范本的习惯变成自己的习惯,就是第一阶段的成功。这是观、临。
第二阶段是迈出去,多看,多学几家,多掌握不同的技巧,同样要做到完全与范本相似。这是观、临、养。
第三段是融会多家之长(你自己感觉的长处,加上别人给你的批评),成为一种混成一起的基本功,以后按照自己的性格与审美眼光创造新的笔法,章法。这是观、临、养、悟、创的总其成。
这就是学习书道的三段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149234.html

上一篇:诸葛亮考黜-任人唯贤的策略
下一篇:美国南北战争参战华人纪念碑-目前美国唯一
收藏 IP: 107.214.137.*| 热度|

21 郑永军 汪育才 周健 黄永义 冯大诚 许培扬 李颖业 姬扬 余昕 邱趖 刘钢 王从彦 武夷山 王启云 陈小润 信忠保 周浩 王茂清 晏成和 蔡宁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