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为什么深入思考不容易(外一则)

已有 5566 次阅读 2015-10-26 07:14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为什么深入思考不容易(外一则)

武夷山

 

1989年第4Speculation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学技术猜想)杂志发表了Murray Laver的文章,The Great Bog of Un。文章说:

我们的思维受限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在以往的环境中所做出的选择,这个选择将人类祖先的注意力紧紧地扣死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食物,二是关注别成为人家的食物。因此,具有抽象思维的深入思考者就被“消化”掉了或者说被干掉了。确实,万万想不到的是,我们现在居然还能够采用一种不切实际的生存机制,即努力去发现深刻的、精微的学理,其中某些东西(如宇宙学)对于确保我们的食物并无明显的关系,对于性生活(人类为了保持物种延续,非常利他主义地在忍受着这样的关系)也没有即刻的意义。

 

四类人群

同期杂志上还发表了Michael Thompson的文章,Surprises from systemsnatural and cultural (来自自然系统和文化系统的意想不到之处),文章根据是否对人的选择施以外部限制和个人化、集体化倾向这两个维度,将人分成四大类型。

第一类,个人选择受到的外部限制较多,个人化倾向较强。这类人是宿命论者。他们认为大自然是变化无常的,强调“宿命论理性”,觉得“不管选谁都一个样”。

第二类,个人选择受到的外部限制较多,集体化倾向较强。这类人是层级论者。他们认为大自然既是有意与人作对的,又是包容的,强调“程序理性”,主张“万物各得其所”。

第三类,个人选择受到的外部限制较少,个人化倾向较强。这类人是个人主义者。他们认为大自然是仁慈的,强调“实质理性”,注重的是底线或本质性的内容(The bottom line)。

第四类,个人选择受到的外部限制较少,集体化倾向较强。这类人是平等主义者。他们认为大自然的寿命也是很短暂的,是转瞬即逝的,强调“批判性理性”,主张“轻轻地踩在地上”(博主:即“对环境的破坏、冲击要小”的意思)。

后三类人是互补的,并非相互对立的。

博主:朋友,若您认为这四种分类有道理,那您属于哪一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31017.html

上一篇:遭遇沙尘天气----日记摘抄(375)
下一篇:美国学者拿棒球说事(外二则)
收藏 IP: 106.120.32.*| 热度|

23 钟炳 李竞 俞立平 曾杰 张能立 王伟 黄永义 陈南晖 陆泽橼 白龙亮 赵美娣 陈小润 李升伟 赵凤光 谢平 刘全稳 魏瑞斌 李学宽 姚伟 李世春 鲍海飞 mpywang yzqt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