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否可信?是否可乐?
武夷山
(发表于《新华书目报 科普走廊》2007年10月5日)
里查德. 魏斯曼是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公众理解心理学”教授,以心理学知识普及为己任。他在2007年5月12号出版的英国科普杂志《新科学家》上撰文,介绍了一些有趣的、甚至可以说是无厘头的心理学研究成果。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这是很难的。“训练有素”的说谎者,面对最先进的测谎仪,照样能脸不变色心不跳。魏斯曼找了英国广播公司的著名广播评论员罗宾. 戴作为心理学实验的合作伙伴。他问戴,你最喜欢的故事片是什么?答曰:《热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这是真话。第二次他再问,你最喜欢的故事片是什么?答曰:《飘》。这是谎话。魏斯曼把这两段采访录像播出,让观众猜测,哪一个回答讲的是真话。有大约3万人打电话告诉魏斯曼他们的猜测,猜对猜错的大约一半对一半。换句话说,找一帮没有看这两段录像的人来乱猜,也是这个结果。有意思的是,魏斯曼在播出两段录像的当天,也将采访录音在广播电台播出,还将采访对话的文字发表在《每日电讯报》上。魏斯曼也要求听众和读者进行猜测,结果,听众猜对者占73%,读者猜对者占64%。魏斯曼的结论是,体态语言和面部表情对于判断一个人是否说真话似乎帮助不大,语言的内容才是较为可靠的判断依据。
笔者对魏斯曼的结论不敢苟同。我认为必须考虑另外一个因素:在英国等发达国家,文化教育层次较高的人,看电视相对较少,而听广播和读报刊较多(当年我有一位美国朋友,拥有博士学位,是联政府官员,他从来不看电视,说节目内容“太傻”。他允许上中学的女儿在自己卧室里放了一部电视,但她也很少看。这个女孩用中国话说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后来上了名牌大学)。也就是说,听众和读者参与这次猜测游戏的,其平均教育水准很可能比电视观众高,他们也许通过以往对戴的了解或其他线索判断出,戴应该喜欢《热情似火》。
2001年,魏斯曼与美国科学促进会合作搞了一次实验。他们搜集或编写了一系列涉及不同动物和动物叫声的笑话,让大家来评选那个笑话最逗。评出的最逗的笑话是:
“池塘里有两只鸭子。一只鸭子说:呱(Quack)!另一只说:我也刚想说呱”。
魏斯曼认为,评出这一笑话的原因是,在英语国家的喜剧界,大家一向认为[K]这个音特别可笑,连“喜剧的(Comic)”这个词都包含两个[K]音。
早在1988年,德国心理学家弗里茨. 史特拉克曾做过这样一个在我们一般中国人看来简直是瞎胡闹的实验。他让两组受试者来判断一些漫画是否可乐。他要求第一组人用牙齿咬着铅笔,铅笔不许接触嘴唇,这样嘴自然就咧开了,似笑。第二组人必须用嘴唇含着铅笔,这样难免皱起了眉头。面对同样的画,第一组人觉得那些漫画更可笑。史特拉克认为,似笑的状态已经影响了受试者的心理感知。魏斯曼则认为,发出[K]这个音时,嘴也是咧着的。该音受喜剧界欢迎,恐怕缘于此。
如果上述两位心理学家的研究与结论不是瞎胡闹,那么笔者猜测,中国喜剧界应当最喜欢拼字字母的X这个音了。“笑”含有这个音,“喜”、“戏”、“嬉”、“嘻”都含有这个音。同理,发出“乐呵呵”音时,嘴也是咧着的。
不管怎么说,科研与枯燥不是同义词,科研也可以很好玩哦。
参考文献
Richard Wiseman, the Quirky Files, New Scientist, 2007, May 1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