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伴我成长
武夷山
(发表于《科技日报》2014年7月11日)
■我与《科技日报》
开栏的话
2014年7月29日,《科技日报》将出版第10000期。为此,本报近日特举办“我与《科技日报》”大型征文活动,很多读者投稿讲述他们与《科技日报》的难忘记忆。从今天起,我们将在“我与《科技日报》”专栏中,择优刊发部分征文稿件。
多年来,我的办公室一直在我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大楼的5层,《科技日报》则一直在我们大楼的4层,相互的距离非常之短。但是,我与《科技日报》的关系比这个物理距离所反映出的要更近。
首先,《科技日报》的首任总编林自新先生原是我们的所长,他对我们这些研究生非常关心,他本人亲自指导的李耕耕同学(后来也曾在《科技日报》工作)是与我住在同一间宿舍的好朋友;其次,曾任《科技日报》国际部主任的张孟军先生原是本所国外情报研究部的资深研究人员,是我的好朋友。张孟军还曾动员我调到《科技日报》去工作,我也动过心思,但后来经过郑重考虑,决定留在本所工作;第三,最重要的,从1987年3月4日我在《科技日报》发表第一篇短文迄今,我总共在这片园地发表了78篇短文,而且我肯定并未统计完整。毫不夸张地说,我个人的学术成长离不开《科技日报》的支撑。
借助《科技日报》的阵地,我的某些想法产生了一些影响,引起了一些共鸣,这是我十分欣慰的。例如,1997年4月9日,在张孟军先生的策划下,《科技日报》以“知识经济——21世纪经济主流”为题,用整版篇幅发表了“知识经济座谈会”上的嘉宾发言,介绍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和潜在影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薛澜教授等一批学者参加了这次座谈讨论,我也忝列其中。应当说,中国知识经济的热潮,就是由此掀起的。又如,2003年6月1日,我在《科技日报》发表了《给个体发明者多些关爱》一文,此后,有一位长期在生产第一线摸爬滚打且在发明创造上取得了不俗成绩的发明家给我写信,感谢我发出的呼吁。1998年3月30日的《科技日报》发表了我的《让“讨厌”的教室焕发生机》一文,这是编译美国一位大科学家的文章。我还记得当时此文的责任编辑是李兰女士。后来,在一次科普研讨会上,一位科普专家在发言时,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这篇文章中的很多段落,佐证其观点。
由于我与《科技日报》多年来的亲密接触,一些记者、编辑逐渐成了我的好朋友,或是成了我的偶像。比如,尹传红写的东西,无论是见诸报章的文字还是科普著作,都肯定要与我分享。李大庆、陈磊等一批记者的采访水平很高,我也十分愿意向他们主动提供一些采访线索;徐玢、句艳华等年轻编辑开始崭露头角,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尽管我不是《科技日报》的领导,也可以喜一喜,因为我对这份报纸有感情)。另外,我从未谋面的左朝胜大记者则是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人物,其《朝胜观察》栏目我每期必读,且经常将他的美文转载在我的个人博客上。
衷心希望《科技日报》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吸引更多的优秀作者,赢得更多的读者,争创中国科技类报纸的顶尖品牌。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