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2030年拟实现的科技发展数量目标
武夷山
2013年6月,日本安倍内阁发布了《科技创新综合战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王玲 等翻译,2014年6月),提出了2030年日本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以及拟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的课题。除了定性论述外,该文件提出了三方面的数量目标。
――“培育创新萌芽”方面
2016年前,在自然科学领域,大学及公共研究机构的女性研究人员比例达到30%(2009年大学的女性研究人员比例为24.2%,2010年公共研究机构的女性研究人员比例为21.2%);
在可与世界一流大学媲美的大学及研发机构中,外国研究人员比例2020年达到20%,2030年达到30%(2010年大学及公共研究机构的外国研究人员比例平均值为3.9%)。
――“驱动创新体系”(强化产学官合作)方面
2030年,大学实施的1000万日元以上的大型共同研究项目数实现倍增(2011年约700项);
2030年,大学实施的为期超过3年的共同研究项目数实现倍增(2011年约1200项);
2030年,大学申请外国专利数实现倍增(2011年约2600件)。
――“取得创新成果”方面
2020年在国际标准化机构中担任理事国的情形增加至150例(2010年为78例);
2020年技术出口额达到3万亿日元(2011年约为2.4万亿日元)。
博主:日本2001年提出,50年内获得30项诺贝尔科学奖,此目标受到不少人嘲笑,但前几年日本诺奖得主不断涌现。可见,对日本提出的科技计划目标不可小觑。
日本这7项具体目标中,我个人认为,尤其值得关注两项:
一是鼓励大学申请国外专利。日本本来专利活动很活跃,其三方专利(在美国、日本和欧洲专利局都递交了专利申请且至少获得美国专利与商标局专利授权的专利称为“三方专利”,属于质量较高的专利)数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12年的三方专利数高达13168件(中国才998件,俄罗斯48件)。但过去,专利申请主体是企业。现在日本政府对大学提出新要求,看来是他们认为,今后的重大专利技术更多将是科学驱动的,而不是依靠经验积累与摸索的。要知道,即便是现在,日本大学的专利水平也不差。中国清华大学拥有42项三方专利,是中国大学中第一名,而东京大学拥有69项!
二是更多地打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ISO中越活跃,话语权就越大,就越可能在国际标准制订中为本国谋利益。我国政府已经比较重视输送更多科技人员到国际科技组织中任职的问题,但目标比较泛,而日本是直接针对ISO下手,目标极其明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