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这一回话题仍是鲁迅

已有 2724 次阅读 2014-1-7 09:48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文章来源:转载

这一回话题仍是鲁迅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王栋生

语文建设 2013年11期

 

媒体上有关语文教科书的选文,隔一两年都要掀点波澜,这并不表明社会重视语文教育,而可能恰恰在于大家认为语文是可以轻慢一下的学科。很多局外人对语文教科书发表意见,凭的是个人的学习经历,他们可以认为这是最好的,也可以认为这是最不好的。然而在中国,一种教科书每年至少有几万学生使用,于是关于教材书的讨论总能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最近几回的话题都涉及鲁迅作品,争议蜂起而不了了之,精疲力竭。增加一篇,或换下一篇,清清楚楚简简单单的一件事,被污得不清不白,添那么多麻烦。这回风波起因,是人教版七年级教科书修订,换下一篇《风筝》。这件事,如果不声不响,媒体不关注不炒作,编者不多此一举地解释原因,网民漠不关心,也不至于弄得沸沸扬扬,传遍海内外,被放大到那样敏感的地步,“抢新闻”和制造轰动效应,往往适得其反。在喧嚣与浮躁之下,事情也变得无聊无趣。

在信息时代,了解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核实其真伪,途径很多,速度也很快,然而一些有影响的媒体总是不顾社会后果,不去进行最简单也是最必要的核实,热衷传播有关教育的不实消息,引发社会争议,干扰教育教学改革;对教育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却总是熟视无睹或噤口不言。评论语文教科书选文,是抢眼球的活计,真正的“既英雄,又稳当”。

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没有必要也不宜在公共媒体上讨论。客观而言,语文教科书的建设环境比较脆弱,媒体对此不必过度关注。原因在于,如果掌握情况不够全面,所传达的信息不准确,不仅会干扰教科书的编写,也会误导读者,在社会上造成更多的对母语教育的误解,而每次造成混乱之后,不会有任何人出面承担责任。时下教科书的编写,如筑舍道旁,不得不经受七嘴八舌,又因为一些媒体的轻慢,风吹草动即引起波澜,编者左右为难。2004年,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第五模块收入《阿Q正传》全文,当时的考虑,作为课改试验,此举可以满足一部分学生阅读经典的需求,况且没有要求“全教必考”。教材试用情况并不理想,一些教师抱怨课时不足,个别媒体报道一些教师教学全文比较困难,语文学界也曾有人提出质疑,用语可谓夸张。2006年,编者把《阿Q正传》从必修本移人读本。在我看来,这也是苦心之举,颇有些像阿Q辈观察时势的辫子,可盘在顶上,也可以放下。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随即就有媒体报道“《阿Q正传》从我国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消失”。看吧,他们永远有话可说。

那么多语文教学界之外的人随意发表意见,几乎每个人都想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趣味推荐并固定篇目,更有些语文教师,以自己的好恶给课文贴标签,这些,可能都欠认真。所有的教科书都是时代的产物,教科书编写者的智慧有限,而人们对用于母语教育的材料也会不断产生新的认识,“变动”不可避免,我们需要尝试新事物,探索新路径。

如果对于语文教科书问题发表意见,我只想说两点。一是珍惜教育改革的成果,坚持“一纲多本”。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13亿人,关于“山芋”的叫法就有几十种,“馒头”的含义南北不同,“八大菜系”之外,有无数不同的食材和烹饪法,没有哪个政府有能力统一全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同样,东西南北,城市乡村,基础不一样,发展有先后,语文教科书建设必须走多元发展之路,集思广益,因地制宜,这是母语教育的需要。二是要重视选择性。对“选择性”的理解,最低层面,即允许教师用教科书教学时,对课文有所取舍。一个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即使在同一所学校,班级生源也不尽相同。语文教科书能满足教学的一般要求就可以了,教学中对教科书适当调整取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比如,一册教科书,选文30篇,备课组统一要求必教20篇,余下的10篇中,由教师选教5篇,这种做法,多年来在很多学校的实际教学中,几乎是不成文的惯例。有什么必要把一本语文教科书一课不落地从头教到尾呢?那样做,效果真的好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教科书不过是个例子”(叶圣陶),既然“不过是个例子”,那就必须因材施教,没有必要把课文奉为金科玉律,可以允许教师少教或不教,鼓励学生自读。

教科书不过是个例子,“例子”固然要好,但更为重要的是,使用教科书和读本,要举一反三,大力倡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某学校让高二学生集体读完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对此有人问:“为什么要学生读长篇小说?”“为什么要选这一本?”教师有必要回答这些问题吗?有精力去纠缠吗?为了让学生读点经典作品,花很多精力向家长、向校长甚至向同行去普及语文教育常识,是否值得?于是,有些教师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取法乎上,读点经典,有益无害。如果一遇非议即放弃,语文教学仅仅是“讲课文”,把“例子”当目的,肯定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有人反复追问“读了经典作品能否看到什么效果”,他们要“立竿见影”。所谓“看效果”,无非是要看高考成绩,其实,这并非不能给人看。我认识一名高三学生,高中三年她读完三百本书,很少做习题,参加语文高考,也轻松过关,她认为“试卷有难度,但意义不大”。她的阅读量超过很多语文教师,眼界开阔,境界高了,语文教科书在她眼中,真正的“不过是个例子”。

再看本文所讨论的话题:鲁迅。十二年的中小学语文,就那么十多篇鲁迅作品,真的不算多。今年遇到一位开小货车送货的老工人,很爱读书,他告诉我,他喜爱鲁迅,他有一套《鲁迅全集》,读了很多年了。这就不得不令我遐想:他当年的语文老师是谁?有教师认为《风筝》难教,也有很多教师认为并不难教;有人反对鲁迅作品人选,也有很多教师不认为“鲁迅作品过时”。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不能回避,一篇课文,哪怕文本浅易通俗,没有“教参”,一些教师也照样喊难。同样,专业底子好的教师,什么教学文本也难不倒。据2010年的统计,苏教版高中选修教科书《鲁迅作品选读》印了25万册,也就是说,有成百上千的教师自觉地在教鲁迅作品。这本教科书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教学也的确有难度,但是,毕竟有一批教师在默默地带领学生“打底子”。我认为,这是语文教育的正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56681.html

上一篇:那些年,我们听过的讲座
下一篇:沉痛悼念郑融老师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2 王春艳 朱艳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