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我国实现了卡林伽奖的突破

已有 10156 次阅读 2013-12-4 15:36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博主按:2004年11月12日,我在《科学时报》(即现在的《中国科学报》)发表以下文章,期盼我国有人获得卡林伽奖。前不久,喜讯传来,中国科技馆的李象益先生获得该奖。下面,重贴我9年前的文章,然后转贴今天《科技日报》发表的对李象益先生的报道。


 

上图为李象益先生。


争取尽早实现卡林伽奖的突破
武夷山

(发表于《科学时报》2004年11月12日)


       基于印度卡林伽基金托管会的一笔捐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52年起设立卡林伽科普奖,至2003年止,已经颁布了52届卡林伽奖(只有1973和1975两年没有颁奖),共有21个国家的59人获奖(有的年份有两人获奖),其国别分布如下:英国,10人;美国,7人;法国,前苏联或俄罗斯,各5人;印度,委内瑞拉,各4人;巴西,墨西哥,各3人;前西德,加拿大,意大利,巴基斯坦,各2人;奥地利,芬兰,孟加拉,埃及,罗马尼亚,捷克,菲律宾,加纳,亚美尼亚,各1人。从这个单子可以看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没有偏向发达国家,倒是对发展中国家有一定倾斜。例如,1995年以来获奖的12人中,11人都来自发展中国家。遗憾的是,迄今我国没有任何人获此殊荣。其实,从建国55年来我国科普工作者的业绩来看,应当能推举出当之无愧的获奖人选。根据规定,中国科协、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或中国科技新闻学会都有资格进行推荐,推荐结果(每个国家只能推荐1人)必须由中国教科文全国委员会进行报送。希望有关方面大力协作,认真组织推荐,争取尽早有我国的优秀科普工作者获得该奖,这将是对广大科普工作者的巨大激励。
       59位获奖者中,有包括德布罗意、罗素和梅达沃在内的6位诺贝尔奖得主。另外可以看出,科普作品的语言(从而传播范围)是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例如,2003年得主佩维兹. 阿米拉利. 胡德霍伊来自巴基斯坦,但是他从学士学位到博士学位都是在美国马省理工学院获得的。他的科普贡献除了为巴基斯坦电视台制作和主持科普电视节目外,还包括发表了几本英文科学著作。但是,关键因素毕竟是候选者对本国以至更大范围的科普事业的贡献。只要在英文或法文的申报资料中充分描述出候选者的科普业绩,没有英文作品仍旧可以当选。


(2007年9月2日补记:

    2004年卡林伽奖得主是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天体物理学教授M Oderez;

    2005年卡林伽奖得主是巴西的Jeter Jorge Bertoletti教授,他所创办和领导的科学博物馆是目前南美最大的科学博物馆。)



李象益:让科学精神行走起来

科技日报

作者:

2013年12月04日 

[导读] 手里提着蓝色的箱子,李象益疾步进入会议室的主讲位,这对他来说很寻常。只要请我就去,不管密云还是平谷,南京还是广州。

李象益:让科学精神行走起来
本报记者  张佳星
   科星灿烂
   手里提着蓝色的箱子,李象益疾步进入会议室的主讲位,这对他来说很寻常。“只要请我就去,不管密云还是平谷,南京还是广州。”
   箱子里装着他在美国新泽西自由科学中心参观时看到的伸缩球模型,“伸展、缩放的过程,你观察连接点,会感觉机械运动规律的奇特。”模型、图片、视频、动画,为了勾起人们对科学的好奇、打磨科学魅力之光,这个75岁的“科普传递员”学习了所有可能打动心灵的手段,信手拈来、随性拼装。
   上网捕捉新热点、新话题是他的习惯——刘谦火的时候,他研究“科学与魔术”;小剧场火的时候他研究“场景化展示对情趣的激发”;春节时,他研究科技春晚上“非牛顿流体的艺术应用”;微博微信火了,他研究新媒体怎么应用于科普、提议科技馆用3G手机对展品全覆盖。
   和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闲聊,他聊出个“可汗学院”,就上网搜来看,“这个1分钟的视频讲的是‘课堂翻转’,口味轻快,把小的碎片知识都讲透了,却引向了深度解读”。觉得好,李象益就在课件里加上视频演示,用在科普上。
   “要给人讲新东西,我就要学习新东西。”为了解新书、新思潮、新动态,他还隔三差五地约些老友喝茶、“套磁”,开拓思路。
   李象益揣的百宝囊越来越丰满。“我的演示都是模块化的,好几百页,讲不同的课都会重新组装,有针对地讲解。”向他取经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作为北京市科委特聘科普专家,在他的参与推动下,北京市科委开启了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进程。他积极推进把科学院所的成果成就展纳入科普,不但给领导看也要给公众看。“国外的科学家都参与科普,咱们的科学家也得发动发动。”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甚至三元公司的实验室、生产线开始部分面向社会开放。
   “让人们都有机会走进实验室,看看科研是怎么一步步搞出来的。”在李象益的科普理念里,过程很重要,因为过程里蕴藏着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也体现出攻坚克难的科学精神。
   “科普是要把科学思想与方法传递出去,不单是传播知识。”1小时30分钟的采访过程中,他重复这句话不下十次,“通俗地说,不是要告诉别人兔子耳朵是长的,而是要问问他为什么是长的。”2000年5月从中国科技馆馆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他边学边走、边走边讲了13年。
   搞科普前,李象益研究的是飞机发动机。他196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留校23年。他的飞机发动机改型实验研究成果1981年得以赴美发表学术研究论文。
   1983年9月,科研教学双优的李象益被调入茅以升领衔的团队,参与中国科技馆筹建工作。
   从改型发动机到场馆基建,有点从天上掉到地上的味道。“科普是面向全社会,科研的专业却很窄,而后,我却越干越体会到科普的社会价值,越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从那个“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年代走来,李象益不谈失落,只记得乐趣。
   80年代之前的科普,最典型的是在草地上插块牌子,写上“爱迪生说”。
   “展板、展架上码字,满篇都是‘苍蝇屎’,谁会看?”李象益说,真正的科普是,“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学习”。
   把刻板的教变成主动的学,把“请勿动手”变成“欢迎操作”,把“古董”展品变成新奇特的“仿真模型”,1983年在安华桥旁烧煤的土房子里研究创建中国科技馆草图那一刻起,李象益一直推动中国科普朝着这些目标努力。
   “中国科技馆把科学中心的概念引进了中国。它让欢乐、幻想、跃跃欲试、大开眼界在这儿归拢起来。”慢慢地,体验静电时惊讶的孩子从黄头发变成了黑头发;戴红领巾的小学生不再排着队跟着老师边听边点头,他们在演示桌前拿起道具思考;凑上去、搭把手、试一试,人们在科技展项前的驻足距离从几米变成了零。这些凿实的变化可能就是李象益说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越轻松越趣味,越欢乐越思索。虽然李象益千方百计是想让人们愉悦地走进科学的乐园,他大半生的坚持却承载着沉甸甸的使命。“1994年那会儿,封建迷信盛行,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现在,互联网上的说法鱼龙混杂,怎么让老百姓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是科普的责任。”
   细读1994年12月4日发布的“意见”:“……科普阵地日渐萎缩。一些迷信、愚昧活动却日渐泛滥,反科学、伪科学活动频频发生……大力加强科普工作,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更能理解李象益的步伐和语调里时常透着的刻不容缓的劲儿。
   北京时间11月25日,由于对科普事业的杰出贡献,李象益教授在巴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卡林加奖,这让他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人。“有两万美元奖金,会和北京市等一些部门设立奖项推动群众创作等项目。”来不及庆祝,李象益已经在规划下一步的行走征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47014.html

上一篇:Use the Right Word摘抄(17)--“坏”之种种
下一篇:[转载]国内都有哪些大科学装置?
收藏 IP: 106.120.17.*| 热度|

38 郑小康 王大鹏 鲍海飞 丁邦平 曹俊 方锦清 许培扬 赵凤光 王德华 李健 曹聪 曹建军 陈小润 赵序茅 陈湘明 薛宇 张能立 赵美娣 张忆文 赵保明 王琛柱 蔡庆华 俞立平 张泽书 李伟钢 陈筝 柳林涛 梁建华 李泳 路卫华 张南希 许浚远 严晓文 htli yunmu qiuyuwang yaojifeng xuexiyanji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