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后常态”科学的时代与“非增长” 精选

已有 8033 次阅读 2012-10-16 06:40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时代

“后常态”科学的时代与“非增长”

武夷山

 

西方学界很喜欢用post这个前缀来组词。比如,有工业化,就有后工业化,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 贝尔的著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学史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常态科学”的概念,那么,迟早会有人提出后常态科学。

未来学家Ziauddin SardarFutures(未来学)杂志2010年第5期发表文章,Welcome to postnormal times(欢迎来到后常态科学时代),原文见http://ziauddinsardar.com/2011/03/welcome-to-postnormal-times/。文章说:

“后常态”概念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Ravitz与阿根廷数学家Funtowitz共同提出的 (J.R. Ravetz, S.O. Funtowicz, Post-normal science: an insight now maturing, Futures 31 (7) (1999) 641–646.)。其含义是,科学不再以“常态”方式运行。他俩的表述是:

每当出现了与科学相关的政策议题,我们都会发现:有关事实是不确定的;复杂性成为常态;价值观念备受争议;决策牵扯的利益格局(stakes)较复杂;决策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做出,很紧迫;存在着人为风险失控的现实危险。

他俩针对20世纪90年代的自然科学所说的话,现在对于其他学科或领域几乎也都成立。

总之,后常态与三C相联系,即复杂性、混沌与矛盾。

 

博主:已经进入全球舞台的中国,同样进入了“后常态”科学的时代。遗憾的是,我们的科技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估的思路,基本上停留在常态科学时代。

第一届非增长(Degrowth)国际会议是2008年在巴黎召开的;2010年,第二届会议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约400人出席;第三届会议于20125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一次,9月在意大利威尼斯又召开一次,声势越来越大。后常态科学思想是非增长运动的重要基础。后常态科学认为,不能将科学家视为“真理拥有者”;非增长运动认为,经济学在集体性社会选择中的“宗主”地位必须改变,否则自发增长的技术系统必然如脱缰野马,把人类带入绝境。(出处:Claudio Cattaneo等,Degrowth futures and democracy, Futures, 2012, 44(6): 515-523)也就是说,西方国家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从根本上怀疑其经济制度以及作为其理论支撑的经济学,在谋求新出路,而我们仍旧喜滋滋地在经济增长理论指导下大踏步前进。

 

中文网站上迄今很少有人讨论Degrowth,刚才查到有篇新浪博客在讨论,抄在下面(http://blog.sina.com.cn/s/blog_856f46a701013rhf.html):

Latouche和degrowth(2012-10-02 14:39:47)
 
和意大利好朋友 Tommaso聊天,此娃是一个DJ。给我听80年代电子音乐,讲到音乐的复古潮,和人的回归。不知怎的我们都觉得人是一直都没有在长进,而是在退化Latouche和degrowth。他提到一个叫兽Serge Latouche,这人说过 If you try to measure the reduction in the rate of growth by taking into account damages caused to the environment and its consequences on our natural and cultural patrimony, you will generally obtain a result of zero or even negative growth.也就是人毁的比建的多。这能同意。想到全新世都过了这么久了从总的范围来看围绕人的一切居然还是在degrow,真是无话可说。

一个其实比较宏观的理论也叫degrowth,觉得还蛮有趣的。于是自己码一下,留着以后用。Degrowth理论的崇尚者我觉得还挺不傻的,他们不像英国的Luddite鲁德分子早年一样没事去砸砸电厂,捣毁捣毁机器什么的,也不是全盘反对数字化机械化等,而只是对以消费为基础的“提升生活品质”感到不认同。如果可能,想要以更简单而不涉及消费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幸福感。米国的购物季第一天所倡导的Buy-Nothing-Day也与Degrowth Movement有关。如果一种科技能提供节省更多能源的可能,那么Degrowth的拥护者们就会毫不犹豫地使用这项科技。(不过这里有一个悖论式的问题,研发这种科技是否已经耗去了它所试图节省下来的能源)之前看了很久都没有看完的Diamond写的《崩溃》,其实就有点指引向Degrowth的这个方向。社会的崩溃即使有前兆,也被它自身复杂体系里面的各种制约所忽视了,于是"the breakdown of society and the irreversible disruption of the life-support systems on this planet"变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总觉得Degrowth是一个很大的方向,很多事情建立在degrowth的轨道上就会清晰,变得不那么盲目。不过哪怕就我而言,也仍然还没有想清楚。

Degrowth (in French: décroissance,[1] in Spanish: decrecimiento, in Italian: decrescita) is a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movement based on Ecological economics, anti-consumerist and anti-capitalist ideas. Degrowth thinkers and activists advocate for the downscaling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the contraction of economies—as overconsumption lies at the root of long term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social inequalities. Key to the concept of degrowth is that reducing consumption does not require individual martyring and a decrease in well-being. Rather, 'degrowthists' aim to maximize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through non-consumptive means—sharing work, consuming less, while devoting more time to art, music, family, culture and community.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23020.html

上一篇:[转载]莫言:用耳朵阅读
下一篇:[转载]世界上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七位共产党员(图)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31 曹聪 许培扬 张自锋 李学宽 刘立 陈小润 曹俊 鲍海飞 陈冬生 钟炳 魏瑞斌 杨月琴 赵凤光 王号 李本先 徐满才 王桂颖 肖振亚 陈湘明 王春艳 李泳 庄世宇 元云芬 吕乃基 董全 王芳 唐常杰 邢志忠 wgq3867 zhanghuatian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2 0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