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李桉
http://bjwb.bjd.com.cn/html/2012-02/09/content_46859.htm
第一个孩子照书养,第二个孩子照猪养。
读了一箩筐教育书以后,我决定直接迈到第二阶段。
光仔满月之后每天日出出门,日落回家,整天在户外晒太阳挖沙子玩泥巴,饿了吃困了睡。一直到五岁都没有上幼儿园。唯一的教育就是每天晚饭后听故事。在我们不到50平方米的家,书就像砖头一样堆满了每一面墙,随手就拿一块砖头来玩。可能长期浸淫书面语,光仔两岁就会装深沉地说:“黑暗笼罩着楼梯。”
为了和小学接轨,光仔五岁后,我开始有意识给孩子介绍一些传统文化和经典童话,也鼓励孩子谈读后感。一谈,发现长期不和主流社会接触,感受也太非主流了。
孟母三迁。光仔听后很艳羡地说:“这孩子可真学了不少东西!”我耐心引导说:这个故事主要是说环境的重要,孟子的妈妈想让他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所以老搬家。光仔疑惑:“你不是说做什么工作都是一样重要吗?”
司马光砸缸。光仔听完题目先问:“什么是缸?”费劲了,怎么说呢,就是泥巴烧制的罐子,水缸装水,米缸装米。光仔又问:“碗那样的吗?”“比那大多了,小的也得洗衣机那么大,大的比咱家厨房都大。”接着讲到小孩掉进水缸,我停下来问:“如果是你,该怎么办?”光仔快问快答:“扔个救生圈!”我憋着笑说:“那时候没有救生圈。你还有什么办法?”光仔反过来问我:“那他们家平时怎么舀水呢?”我说可能是很长的木勺或者水桶。光仔说:“那就把木勺伸过去,小朋友一个拉一个,像拔萝卜一样拉。”我说司马光是把缸砸了。光仔失望道:“这缸质量也太差了。”我说那要是你掉进去了怎么办?光仔很不屑:“我根本……就不会去爬这么危险的地方!”
光仔五岁以前没有听过格林童话、安徒生之类,因为有书上说这些童话涉及黑暗,不适合太小的孩子。光仔三岁时曾经在书店听过别人讲的半截丑小鸭,当时眼泪就滚瓜走豆似的。等他五岁以后我才把这些书拿出来,他还记得丑小鸭,拒绝再听,形容自己“我会哭的呀,跟烂西红柿一样。”
先说最经典的白雪公主。光仔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女孩也太不听话了,怎么什么人的东西都吃呢?坏了吧,把自己吃死了吧。”我问:“别人给你苹果你吃吗?”光仔坚定回答:“不要!”“那给你苹果手机呢?”光仔依然坚定:“要!”——人贩子听到没?糖果骗不到小孩了,要出点血买个iphone或ipad。
拇指姑娘刚讲了一个开头,没有生育的老妇人祈祷得到了一个拇指大的姑娘,小姑娘被蛤蟆偷走了,光仔马上说:“我知道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什么!就是说呀,不是每个妈妈都有一个宝宝的!”然后深深地凝视我:“有了宝宝,对宝宝不好,宝宝就会被蛤蟆偷走!”
最喜欢《美女与野兽》,听完了说再听一遍再听一遍。我以为他领悟到了心灵美的重要,于是问:“你觉得这个故事讲了什么道理?”光仔说:“一个温柔的美女可以让最野的小孩变成王子啊。”我说那你觉得妈妈温柔不温柔呢?光仔说:“你有时候……是野兽。”我忍着气检讨自己,说:“妈妈第一次当妈妈,没有经验,以后会努力的。”光仔很大度地说:“没关系,我当了很久的宝宝,我很有经验,我可以训练你!只要你多给我讲故事,我经常把道理告诉你,你就会变温柔的!”最后还要强调一句:“要相信自己!多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