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勇于迈出国家级科研课题申请的第一步
于洁 武夷山
Young Scientists should Take First Brave Step to Apply for National Research Grants
(发表于《科技导报》2008年21期)
从职业生涯的角度来说,各种类别的科研课题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历练、成长和展示的舞台。如果说大大小小的科研课题构成了科技工作者科研人生履历的重要部分的话,那么,国家级科研课题无疑是其中“大”到值得浓墨重彩的一页。对于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成功申请到国家级科研课题往往具有突破性的现实意义,可能会对我们树立强大的科研自信、坚定科研方向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有些青年科技工作者潜意识认为国家级课题获准率低,遥不可及,只有望“题”兴叹的份。
确实,在世界各国,年轻科技人员申请国家科研经费都不容易。据报道,美国医学科研人员从国立卫生研究院获得首次科研项目资助时的平均年龄,已经从25年前的37岁增加到了42岁。换句话说,在首次拿到资助之前,他们大约有10年的艰难挣扎过程。[1] 中国的年轻科研人员也面临着“申请课题难”的问题。除了科技经费管理部门采取若干措施向年轻人倾斜外,年轻科研人员自身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笔者最近对曾经以申请人或者重要参与者身份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科技工作者进行了一次不很规范的小规模问卷调查,以冀从中发现成功申请者的共同经验和体会,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借鉴。
这次问卷共发放了38份,其中,34份为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为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教师,他们的研究领域主要分布在医学、图书文献情报学、信息技术、科技哲学和软科学研究等方面。尽管受条件限制,调查样本较小,但由于他们都有成功申请的经历,反馈的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为:
(1)61.8%的研究人员在中级职称时就开始第一次申请国家级科研课题,中级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之高有点出乎意料;26.5%的研究人员取得副高级职称后初次申请国家级科研课题;在初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时走出国家级课题申请“第一步”的研究人员不多,比率分别为8.8%和2.9%。当然,第一次申请的成功率并不高,61.8%的申请者空手而归,但也有38.2%的申请者一炮打响,获得成功。
(2)超过一半的研究人员(占52.9%)第一次成功申请到国家级科研课题时的职称是副高级;但也有1/3的研究人员(占35.3%)是在中级职称时就第一次夺魁,这一数字是令人鼓舞的。各有5.9%的调查对象是在初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时实现第一次成功申请。
(3)在国家级课题申请失败后,研究人员对于相关的研究是束之高阁还是继续坚持呢?问卷调查表明,九成以上的研究人员选择了继续研究而不是放弃。其中,“继续研究该课题,并在以后年度继续申请国家级科研课题”的被选率高达58.3%,“转而申请其他非国家级科研课题”和“公开发表成果和参与同行交流,但不再继续申请课题”的被选率均为19.4%。
(4)对于“成功申请到国家级科研课题的必要条件”,问卷中4个选项的被选率均在20%以上,其重要程度不相上下,这四条值得将来的新申请者重点注意和准备:申请人有扎实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相应的专业背景(26.9%);申请课题的创新性较强(23.7%);前期成果准备充分,已经在国内外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或者已经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较高认可(22.6%);准备好一份优秀的申请书(20.4%)。而“有一支力量较强的研究团队”的被选率只有6.5%。
(5)调查对象认为“最有利于成功申请到国家级课题”的三个方面是:申请人所在单位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32%);多参与学术会议,多与同行交流,增加潜在评审专家事先了解您及其研究工作的机会(23.9%);课题研究团队中有学术权威级专家(17.9%)。另外两项分别为:申请人及成员的论文引用率或影响力较高(15.5%);申请课题的跨学科性较强(10.7%)。
(6)对于评审专家返回的评审意见,七成以上的调查者认为合理或者基本合理,令人信服,有助于改进工作。评审专家的批评性意见主要集中在:前期工作研究基础不足;选题创新性不强,研究意义不大;课题设计、研究思路、实验构思有缺陷;对于研究内容了解不够深入,甚至不熟悉,理解错误;研究内容设计过多,题目过大,研究方案不具备可行性。这些共性的批评意见应引起青年学者们的注意,在申请中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也有部分调查对象认为,有的评审意见质量不高或者不合理。还有的没有得到任何评审意见。
(7)除了上述提到的在申请中应注意的问题外,调查对象还结合亲身体会,对青年学者申请国家级科研课题提出了一些忠告和建议,主要有:踏实研究,打好前期研究的基础,对前沿进展有一个清楚全面的了解,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持之以恒;仔细阅读项目指南,并在其指导下确定创新性和前瞻性强的选题,多征求一些专家的意见;掌握一些申请技巧,认真准备申请书;设法将研究力量强的单位和个人组织进来。此外,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网络,提高相关研究成果在业内的知名度也非常重要。
以上调查给我们的启发是,首先,在成功的申请者当中,很多人还是中级职称时就开始向国家级课题发起冲刺,尽管成功率并不高,但却为后来的成功申请积累了经验,打好了基础。调查中还发现,在第一次获得成功申请时,初级、中级和副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约占95%。可见,青年科技工作者成功申请到国家级科研课题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其次,即使在课题申请失败后,绝大部分调查对象都没有轻言放弃,而是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或参与学术交流,努力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这也是青年学者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再次,本次调查对象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们指出了申请过程中应注意和避免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有助于青年科技工作者们提高申请的获准率。
祝愿青年科技工作者成功自信地迈出国家级课题申请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The Young and the Restless,Nature Medicine, 2007,13 (6):649, (1 June 200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