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计点:不仅中国如此
武夷山
Celio A. A. Sousa(从荷兰Radbound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现在是葡萄牙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和Paul H. J. Hendriks(Radbound大学工商管理教授)在Minerva杂志2007年第3期发表文章That obscure object of desire: The management of academic knowledge(那暧昧的欲望对象:学术知识之管理)。全文可见http://repository.ubn.ru.nl/bitstream/2066/46000/1/46000.pdf。文章说:
若问该如何测度科研质量?荷兰的29位科研协调员说:主要看论文所发表的期刊在各自学科领域的影响因子排序。
一种典型的说法是:“科研人员只要每年发表一篇(有影响的)国际论文,其他时候自己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好了。”
他们的一般规则是:
影响因子处于SSCI源期刊头10%至15%的期刊算A类期刊。发表在A类期刊上的文章每篇记10分。
影响因子处于SSCI源期刊前50%的非A类期刊算B类期刊。发表在B类期刊上的文章每篇记6分。
影响因子处于SSCI源期刊后50%的刊物算C类期刊。发表在C类期刊上的每篇文章记2分。
为经过同行评审的、国际上出版的英语著作供稿(比如撰写其中一章或几章),也记2分。
那些科研协调员说,是在A类期刊发表文章,还是在B、C类刊物发表文章,对于科研人员晋升之影响是很大的。一般来说,发表文章积分达到14分才能成为Fellow。
博主:在我国,文章计点的做法遭到很多人痛恨。也有人认为,只有愚蠢的中国人才会想出这样的招来,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并不认为,这样的科研管理手段有多么先进,但人们只要真的在科研管理者的岗位上做过,就能很快地意识到:科研绩效管理是多么复杂,多么艰难。对于目前科研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咒骂是无济于事的。可以考虑的做法(或者说是“异想天开”亦无不可)是:被考评的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共同商讨如何管理考评为好,正如一些西方国家劳资双方要进行工资及福利条件的谈判一样。看来,这一步是非走不可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