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两种科普写作传统 精选

已有 6990 次阅读 2010-10-25 06:45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两种科普写作传统

武夷山

 

据说,科普大师、古生物学家斯蒂芬. . 古尔德与昆虫学家爱德华. O. 威尔逊在对待社会生物学的态度上是死对头。但是,古尔德在评论威尔逊的著作The Diversity of Life(此书有中译本《生命的多样性》,王芷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时(书评发表于1993128日出版的Nature杂志,311312页),似乎并未对威尔逊恶语相向。在这篇书评中,古尔德谈到了两种科普写作传统,他说:

关于科学的最佳普及性写作落入两种传统:一是伽利略式或理性的传统,这一科普写作传统将大自然的魅力表现于智力拼图之中(自达尔文时代以来,该传统的伟大实践者为赫胥黎、霍尔丹和梅达沃),二是圣方济各会式或抒情诗的传统,该传统意欲捕获大自然的粗糙本色之美 (visceral beauty)――即谱写“自然诗篇”,如果你不反对这种说法的话。其代表人物从古代的St Francis of Assisi, W. H. Hudson、法布尔,直到当代的Loren EiseleyJohn McPhee

 

博主:两种科普传统或科普风格的分类,甚为新鲜和具有启发意义。这短短一段话出现了那么多名字,读者不一定都熟悉,故下面略作介绍。我碰巧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过其中多数人。

  

  

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54日-1895629日),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

我曾写过,《读书笔记:赫胥黎认为人生如棋》,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876

J. B. S. 霍尔丹,出生于英国的生理学家,生物化学家,群体遗传学家,后加入印度籍。

我曾写过《英国科学家霍尔丹1927年论业余科学爱好者的缺点》,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664

彼得·布赖恩·梅达沃爵士,OMCBEFRSSir Peter Brian Medawar19152281987102),是一位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英国科学家,主要研究免疫学。他与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一起获得了196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我曾在《争取尽早实现卡林伽奖的突破》(http://www.mscience.org/m/user_content.aspx?id=6766一文中提到梅达沃。

St Francis of Assisi,生活在13世纪的意大利圣人,其介绍见http://www.chinacath.org/article/other/santi/sant/2009-07-10/3221.html

我恰巧也在一篇博文《数据八卦――矮个子名人》(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7207)中提及此人。

W. H. Hudson (1841-1922),英国作家、博物学家和鸟类学家。

·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1823-1915年,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我在《国外科普作品观对我们的启示》(http://www.chinasnw.com/display.asp?id=1414)一文中提到了法布尔。

关于Loren Eiseley,抄王鸿飞老师一段话:(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859):

我上大学的时候,同班的刘钊兄不知道吃了什么药,给了我一篇题为The Cosmic Orphan(《宇宙孤儿》)的英文文章,是《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ædia Britannica)第五版上的一篇随笔,作者是Loren Eiseley1907-1977)。我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直到今天还记忆犹新。可以这样说,在此之前我不过是一个智力早熟但没有多少思想的小子,在此之后我开始变得有些真正的思想了。

Eiseley在这篇文章看起来其实平淡无奇,也没有讲什么高深的道理。不过它当时的确深深地打动了我,尤其是他从小河中的一只死乌龟出发阐述的关于生命的哲理给了我深刻的印象。相信任何一个小孩都有类似于Eiseley小时候看见死乌龟的经历,不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一定会从中去理解生命的意义。

我当时并不知道Loren Eiseley是何许人,而且我一直误以为他是一个女作家之类。后来才发现他居然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类学家、生态学家、科学作家和诗人。他曾经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人类学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做过博士后,后来还做过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务长(Provost)。后来我还在网上发现在他的故乡的内布拉斯加大学还有一个专门的Loren Eiseley协会。因为我自己也有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经历,小时候也有在野外看见死猫死狗的经历,所以现在想来当年被Eiseley的随笔所感动而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应该不是简单的巧合。

John McPhee1931年生,美国作家,1999年普利策奖得主。

很显然,我对第二类科普传统的代表人物相对陌生,可见我是偏于理性和知性而不是偏于感性的人。是好是坏,都得承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76776.html

上一篇:四声成语
下一篇:学术报告预报:网络, 逻辑,与知识社会 ---论语义网的逻辑基础
收藏 IP: .*| 热度|

24 强涛 赵星 张志东 黎在珣 郭向云 梁进 陈绥阳 刘立 吉宗祥 佟冬 刘钢 魏瑞斌 张天翼 耿文叶 李学宽 高建国 陈静 鲍海飞 李泳 许培扬 刘安金 唐常杰 韩健 丛远新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