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两种科技译文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比较研究

已有 6859 次阅读 2008-5-7 06:49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

(按:该文也许是迄今唯一以译文期刊为研究对象的论文。)

两种科技译文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比较研究

武夷山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

(发表于现已停刊的《情报学刊》,19912)

本文以《世界科学》和《国外科技动态》为对象,从译者、学科取向、源出版物和时滞四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

 

引言

通过对科技期刊进行文献计量学的比较研究,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因此,这类工作受到文献计量学研究人员的重视。例如,近年来,日本和匈牙利的学者曾先后对ScienceNature这两种期刊进行文献计量学的比较研究[12]。然而,迄今尚未见到任何关于科技译文期刊的比较研究。

    我国总人口中通晓外语者较少,因此,科技翻译对于中国的科技现代化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科技译文期刊进行比较研究,应当说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本文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世界科学》和《国外科技动态》进行比较研究。选取这两种刊物的理由是:(1)二者都是历史较长的刊物。《世界科学》创刊于1979年,《国外科技动态》创刊于1969年。(2)二者都是翻译质量较高的多学科性刊物,因而其中的部分文章不时被列入较权威的《新华文摘》杂志的“报刊文章要目辑览”栏目。(3)二者篇幅相当,都是大16开、每期64页的月刊。

研究方法及有关说明

本文对这两种期刊19881年的共24本刊物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译者、学科取向、源出版物、时滞四方面对两刊作了比较。

    1、译者

    每篇译文的所有译者都列入统计范围,而不是仅统计第一译者。两刊都含有少量综述性文章,这类文章的作者也称作“译者”,不分开统计。另外,还统计了各刊全年所有的译文所涉及的译者与校译者的总人次。《国外科技动态》所转载的少量译文或文章不予统汁.

    2、学科取向

    主要依据《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大类,结合考虑两刊各自的栏目名称,对每篇译文或文章进行了学科分类。设立了一个“其他”类,凡涉及许多学科的译文(如每年的科技大事综述)及其他难以适当分类的译文,都归入此类。由于1988年的科技报道热点之一是超导研究,故为此单设了一类。

    3、源出版物

    按不同语种分别统计了译文所出自的源出报物。多数文章译自报刊,极少量译自书籍或电讯稿,后者一并放在“源出版物”内,不分开统计。

    4、时滞

计算了每篇译文发表时间同原文发表时间的时滞,以月为单位。当原文发表年份已知、发表月份不详时,一律假定是当年6月发表的。这不应当影响比较的结果。《世界科学》较注意翻译科学史、科学哲学方面的文章。对于这类学科,不一定越新的文章越有价值,因此,该刊有时从较旧的源刊物上选取文章。本文在计算《世界科学》译文的时滞时,未统计这些取自多年前的期刊上的译文。

结果

1  译文数量与译者、校译者总人次

 

世界科学

国外科技动态

译文总数

344

445

平均每期译文数

29

37

译者、校译者总人次

414

673

平均每篇涉及人次

1.2

1.5

译者总人次

380

451

平均每篇涉及人次

1.1

1.0

       

 

2  关于译者的数据

 

世界科学

国外科技动态

译者总人数

258

175

发表1篇译文者

198

106

发表2篇译文者

29

31

发表3篇译文者

16

13

发表4篇译文者

8

3

发表5篇以上译文者

7

22

平均每人发表(篇)

1.3

2.5

向两刊供稿的译者数

2

 

3  译文的分类(篇)

类别

世界科学

占译文总数%

国外科技动态

占译文

总数%

科技政策

14

4.1

16

3.6

科学学

8

2.3

5

1.1

科学哲学

5

1.5

1

0.2

科学人物

10

2.9

1

0.2

科技史

18

5.2

0

0

未来学

0

0

3

0.8

科技管理

2

0.6

4

0.9

数学

3

0.9

4

0.9

物理

16

4.7

19

4.3

超导研究

14

4.1

13

2.9

化学

11

3.2

3

0.6

天文学

18

5.2

20

4.4

地学

5

1.5

6

1.3

气象

1

0.3

2

0.4

海洋学

2

0.6

3

0.6

生命科学

41

11.9

53

11.9

环境科学

20

5.8

15

3.4

材料科学

12

3.5

20

4.4

医学

50

14.5

80

18.0

农林牧渔科技

17

4.9

25

5.6

能源动力

12

3.5

5

1.1

电气技术

3

0.9

4

0.9

计算机自动化

10

2.9

15

3.4

电子与通信

10

2.9

22

4.9

建筑技术

1

0.3

5

1.1

交通运输

1

0.3

13

2.9

航天航空

11

3.2

13

2.9

其他工业技术

0

0

6

1.3

人类学

0

0

2

0.4

心理学

0

0

4

0.9

其他

29

8.4

63

14.2

总计

344

100

445

100

 

 

4  关于源出版物的数据

使用

次数

《世界科学》

源出版物种数

《国外科技动态》源出版物种数

两刊共用源

出版物种数

 

 

 

1

55

33

 

 

 

24

2

9

8

3

12

3

4

4

3

5以上

6

9

小计

86

56

 

 

 

1

14

13

 

 

 

4

2

2

5

3

1

0

4

1

1

5以上

1

0

小计

19

19

 

 

 

1

6

5

 

 

4

2

2

1

3

0

1

5以上

2

1

小计

10

8

 

1

0

1

 

0

3

1

1

小计

1

2

 

1

1

0

 

0

2

0

1

小计

1

1

 

总计

117

86

32

 

 

 

 

 

 

5  两刊使用频率最高的源出版物及其使用次数

世界科学                       国外科技动态

New Scientist

51

The Times

98

Nature

28

New Scientist

53

Science

11

The Economist

17

Futurist

7

Popular Science

16

Science News

7

Futurist

12

News week

7

Science World

10

以下为使用次数4次的4种报刊,

不列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0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10

 

6译文与原文发表时滞(月)

 

世界科学

国外科技动态

平均时滞

12

9.6

各期平均时滞最大值

14.2

10.4

各期平均时滞最小值

10.4

8.0

 

 

讨论

1.由表1可见,翻译工作常常凝聚着译者和校译者的共同心血。对于《世界科学》,平均每篇译文需要1.1名译者和0.1名校译者的劳动,对于《国外科技动态》,平均每篇译文则有1名译者和0.5名校译音参与。

由表1还可看出.《国外科技动态》的短文章较多,故每期平均载文数比《世界科学》多27.6%。

2.由表2可见,译者的生产率同科技论文作者的生产率的情形类似,即少数人的生产率很高,多数人生产率较低。对于《世界科学》,仅发表1篇译文者占译者总数的77%,其表观译文数*占表观译文总数(等于译者总人次)52%,其余译者占译者总数的23%,但对表观译文总数的贡献是48%。对于《国外科技动态》.这种差异更明显。仅发表1篇译文者占译者总数的61%,其表观译文数仅占表观译文总数的24%,发表3篇以上的译者(38人)占译者总数的22%,但他们对表观译文总数的贡献已达63(283)。由于《国外科技动态》的高产译者较多,加之其译文的平均长度较短,使得《国外科技动态》平均每位译者的译文数是《世界科学》的近2倍。

--------------------------------------------------------------------

*由于有些文章的译者不止一人,而本文又将所有译者都作为独立译者统计,那么,如发表1篇译文者有198人,但他们实际发表的译文数可能不足198篇。为此,本文提出“表观译文数”的概念以区别于实际译文数。表观译文数=发表次数相同的译者数×发表次数。

可能由于样本较小,本文考察的译者生产率情形并不遵从洛特卡定律。样本较大时,译者生产是否与洛特卡定律相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题目。

在两刊的全部431名译者中,向两刊都投稿的只有2位,这表明译者同特定译刊编辑部的“亲和”程度异常的高。

3.由表3可见,两种译刊覆盖的学科范围都非常广。不过,可以看出,《世界科学》稍稍偏重于基础科学,《国外科技动态》则在应用科学与工程技术上译介得稍多些。例如,拿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这些基础性较强的学科来说,前者共有114篇译文,占译文总数的33%,后者有120篇,占总数的27%。而对于材料科学、农林牧渔科技、能源动力、电气技术、电子与通信、计算机与自动化、建筑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其它工业技术等应用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别,前者载文77篇,占22.4%,后者载文127,占28.5%.

值得注意的是,两刊最关注的都是医学与生命科学。日本学者通过比较研究曾发现,NatureScience  这两种多学科期刊所载论文中,医学与生物学两类论文的数量也是处在第一,第二位[1]。这是十分有趣的类似。

《世界科学》设有“科学信息”栏目,介绍一些国外科学刊物的各期要目,而《国外科技动态》设有“发明与专利”专栏,选择性地介绍国外的一些专利,并提供专利号以便有兴趣的读者去检索。这一栏目设置上的差异,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两刊学科取向侧重点的不同。

4.由表4可见,编辑部或译者对源出版物的使用,类似于科技人员对科技期刊的使用,即少数出版物受到频繁使用,多数出版物的使用频率较低。例如,以《世界科学》而言,使用3次以上的源出版物仅27种,占源出版物总数的23.1%,但它们提供了185篇原文,占译文总数的53.8%。同样,对于《国外科技动态》,使用3次以上的源出版物仅19种,占源出版物总数的22%,但这19种出版物共有279篇文章被翻译,占译文总数627%。

两种译刊共使用了171种源出版物,其中共同使用的出版物有32种,占19%。

5.表5值得注意的有两点。第一,两刊最喜欢的源出版物中,名列前茅的都是英国刊物(《世界科学》的前2名,《国外科技动态》的前3),其次才是美国刊物。第二,虽然两刊共用的源出版物有32种,但在两刊各自使用最频繁的6种源出版物中,只有两种是重迭的。Natare是《世界科学》第二常用的源刊,《国外科技动态》根本没有使用它。Science名列《世界科学》使用频次的第3位.使用11次,《国外科技动态》只用了它1次。考虑到《国外科技动态》使用最多的是《泰晤士报》而不是期刊,考虑到NatureScience都是重要的多学科学术刊物,似乎可以认为:《世界科学》在选择供翻译的原文时较为重视原文的学术性,而《国外科技动态》则更为注意原文的通俗性。

6.如同科技论文的发表时间与其被期刊编辑部收到的时间的时滞一样,译文发表时间同原文发表时间的时滞也可作为译刊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由表6可见,两刊的时滞相差很大。《国外科技动态》载文的平均时滞比《世界科学》要短两个多月。事实上,后者各期平均时滞的最小值才相当于前者各期平均时滞的最大值。

 

本文是从文献计量学角度比较译文期刊的首次尝试,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两刊有好些共性,如,都拥有一批核心译者(高产译者),尽管其数目有差异;都是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译刊,尽管两刊在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及工程技术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都相对频繁地使用着一批源出版物,尽管各自对源出版物的偏好次序不一样,两刊还共同使用着32种刊物。

两刊的主要差异是,第一,《国外科技动态》的时滞小于《世界科学》,第二,《世界科学》似乎更为重视学术性,《国外科技动态》则更为重视通俗性。

2.本文发现,译者同译刊编辑部之间的“亲和力”似乎特别强。这是否普遍规律,有待在更多的关于科技译文的比较研究中加以证实。

3.既然两刊覆盖的学科范围相似,既然两刊有32种共用的源出版物,那么不难想象,两刊可能会出现一些重复翻译。重复翻泽量到底有多大?有没有必要通过协调来减少重复翻译,以更有效地利用宝贵的翻译力量?这些问题有待通过新的研究作出回答。

 

参考文献

[1]K.Kaneiwa,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Journal NATRRE and SCIENCE,Scientometrics,1988,13(3-4),125-133.

[2]T.Braun, National Publication Patterns and Citation Impact in the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s NATURE and SCIENCE,Scientometrics,1989,17(1-2),11-1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4384.html

上一篇:研究生的“九要”
下一篇:挣脱无力感――读青水洋先生博文的感想
收藏 IP: .*| 热度|

3 化柏林 强涛 周春雷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