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帮助非职务发明者?
武夷山
《科技日报》
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鹿大汉呼吁
应关注非职务发明群体的从业环境
作者:王敏
“既缺乏经费支持,又没有相对完善的科研环境,我国非职务发明人从事技术研发的‘软环境’实在不理想,但他们的成果总量却与职务发明人平分秋色。这是一个令人感叹的奇迹。”在
据中国发明协会调查,我国的非职务发明从业者多为退休科技人员和业余发明“发烧友”。虽然统计显示,非职务发明人获得的专利授权量占专利授权总量的50%以上,但其成果转化率却明显低于国内平均水平。
“每年的全国发明展览会上,都会有许多非职务发明人在热情地推荐自己的专利成果,但几乎无人问津,那情景真令人心酸。”中国发明协会一位工作人员认为,在成果转化的领域里,非职务发明人的成果几乎都难逃搁置的宿命。
非职务发明成果转化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其认同度偏低。鹿大汉认为,我们的社会缺乏针对非职务发明成果的评价体系,而非职务发明人对于市场开拓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知识的缺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成果的有效转移。
据悉,中国发明协会已在今年1月成立了“非职务发明工作委员会”,非职务发明人授权专利获授权后可获得3年免费会员资格。通过该协会引导、资助专利发明人将优秀专利成果实施产业化;同时对非职务发明人进行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和创新方法等内容的培训。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09-07/07/content_80165.htm
读此报道后,我想就如何帮助非职务发明者提几点建议:
1、 提高对非职务发明人获得的各级发明奖的奖励力度
各级发明奖的获得者绝大多数是职务发明人,他们多半是在国家研发项目经费支持下取得的发明成果。非职务发明人往往自掏腰包搞研究,一旦他们获得了达到获奖水平的发明成果,就理应获得更高的奖励额度,这样才比较公平,对他们更有激励作用。
2、 加强对发明爱好者的各类培训
广大发明爱好者多数是自己摸索,很少有什么培训机会。鹿大汉副理事长已经提到“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和创新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还应特别强调创业培训。据国外学者估计,个体发明者将其成果成功地推向市场的可能性只及公司的17%至25%。[1]因此,鼓励他们创办公司,自我转化成果,才有助于真正实现其发明的潜在价值。
3、 通过软科学研究,判断非职务发明人发明成果的含金量,为这个群体“正名”
有人认为,我国的非职务发明中,其实有一些本应属于职务发明成果。出于种种原因,却以非职务发明人的身份去申请专利了。这一比例到底有多大?需要通过软科学研究来回答。否则,某些鄙视非职务发明者永远有话说:他们要么说,非职务发明的数量大,但水平低;一旦有人指出,某些发明成果是响当当的,他们又说,其实非职务发明中混入了很多职务发明成果,这些水平高的成果是谁做出来的,还不好说呢。因此,只要不把“混入”的这个百分比估计准,他们总可以含混地无视非职务发明者的贡献。
至于非职务发明者的发明成果是否水平低?也可以通过软科学研究来回答。例如,一般地说,涉及专利诉讼的发明成果是价值较高的成果,如果当事人自己都不觉得是好成果,就犯不着打官司。那么,通过比较职务发明者与非职务发明者这两大群体涉及的专利诉讼案件数,就可大致地判断某一方的发明水平是否比另一方低很多。
参考文献
[1] 武夷山,如何充分发挥个体发明者的作用,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643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