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譬喻与创新 精选

已有 31733 次阅读 2007-5-17 06:53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譬喻与创新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武夷山

(发表于《中国科技成果》2007年第9期)

笔者曾经发表过题为“譬喻――科学大师的拿手好戏”的文章,介绍譬喻在科学概念形成和科学思想传播中的作用。美国奥克兰大学心理学副教授辛谢尔. 西佛尼斯女士则在2006年第1期的《国际创新与技术管理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譬喻对于传播创新思想也厥功甚伟。她没有说明为什么会想到研究这个题目,不过,她的丈夫是位艺术家,他可能对她的思维方式和选题思路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她认为,譬喻至少在三个方面是有助于创新的。

首先,譬喻可以使创新概念少受一些围攻。既然是创新,就不那么容易被接受,而容易被横挑鼻子竖挑眼。有时候,创新理念还没有进展到原型设计阶段,已经被方方面面攻击得体无完肤。因此,如果创新思想提出者善于采用一些令人感到亲切、易于理解接受的譬喻来形容新设想,则可能有化解反对势力之效。例如,有一次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些设计人员在向高层主管汇报其关于汽车内部设计的新创意时,就把汽车内部设计比喻为家居内部装修。买了好房子总要好好装修一下,同理,漂亮的车型也需要配以别出心裁的内部设计。那些高层主管对于下属提出的设想一向是挑毛病的(这也是评审的作用之一),而这次,汇报相当成功,新创意设想获得首肯。

其次,譬喻能促进人们对复杂创新理念的理解。另有一次,通用汽车公司的设计人员提出了“引擎盖下的设计组块”的概念。他们打比方说,引擎盖下的设计组块就像拳击运动员嘴里含的塑胶牙套一样,二者具有一些共同特征:都处在某物的内部,从外面都是看不见的,其形状都得适应其所处环境。二者的功能也是对应的:都具有保护作用,都能在不移开装置的情况下吸收掉一些液体。这样,本来费尽唇舌还不一定说得清楚的道理,一下子就让听者明白了。理解了新思想,就较容易将其实现。

再次,譬喻有助于创新精华思想不走样。在实现创新的过程中,由于遇到各种条件制约,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原来的创新设想有可能发生“漂变”或变形。适度的调整思路是很正常的,可是如果漂变到将原来最本质、最精华的思想核心都改变了,那是令人遗憾的。树立了一个恰当的譬喻,就不易发生过度的漂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通用汽车公司曾有一款新车型叫“自动滑板”(Autonomy Skateboard),它把所有的组件包装在一个可以转动的底盘里。在当初的具体设计过程中,有人想给这款车也加上挡泥板,此时,提出滑板车型创意的这位设计者只是轻描淡写地咕哝了一句:“滑板是没有挡泥板的”,立刻获得了众人的共鸣,因为滑板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1

一方面,譬喻是创新的润滑剂;另一方面,创新本身被譬喻成什么?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也是也启发、有影响的。有人说,科技创新好比是种树。如果这一比方恰当,那么,十年树木,是着急不得的,如此看来,“加快创新”之类的口号与方针是否合适呢?从另一角度说,树的生长不是跳跃式的,而创新却分为渐进创新与激烈创新两种,因此,种树并不适合于给所有的创新作比方。苏州超锐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俊辉博士认为,自主创新好比是花朵,自主创新的人才好比是种子,自主创新的环境好比是土壤。因此,他主张营造“纳新”的土壤。[2]如果这一譬喻是恰当的,那我们就要注意,正如过多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一样,有哪些出于良好意图的措施反而会使创新环境恶化?哈佛大学商学院技术、运作与管理研究所的罗伯特. 奥斯汀副教授认为, 创新活动更像是合作性的艺术创作。一帮大牌明星凑在一起不一定能排好一出戏,才能稍欠、但能精诚合作的艺术家才能创作出垂世的精品。技术创新亦复如此。[3]如果这个比喻很恰切,又意味着什么呢?奥斯汀说,创新管理更像是剧团的管理。有一位名叫Evan Michelson的网友甚至认为,应该分析一下不同的创新譬喻对科技政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

让我们大家都仔细想一想:“嗯,创新到底像是什么?”

参考文献

[1]                  Cynthia Sifonis, Analogy as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 about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6, 3(1): 1-19

[2]                  吴俊辉:营造“纳新”土壤,www.szxzx.net/news/zx/2006/11/15/zx-14-13-28-1721.shtml, 2007330查询

[3]                  Robert Austin and Lee Devin, Why Managing Innovation is Like Theatre, http://hbswk.hbs.edu/item/3687.html

[4]                  Evan Michelson, Comments, Feb. 22, 2007, www.wethinkthebook.net/book.aspx, 2007330查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167.html

上一篇:此才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个存?
下一篇:物理课还可以这么上!
收藏 IP: .*| 热度|

3 杨正瓴 姚伟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