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关于中信所公益期刊质量提升工作事宜的相关行动(2013)

已有 684 次阅读 2024-5-26 07:2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关于中信所公益期刊质量提升工作事宜的相关行动(2013)

 

Ø  总体情况介绍

根据所务会要求,武夷山副所长负责组织协调我所主办公益期刊质量提升工作,尽快落实旨在提升期刊质量和水平的相关措施。

8月12日,武夷山副所长召集我所6个刊物的编辑部负责人及刊物所在中心的负责人举办了一次座谈会,就所领导关心的办刊事宜、如何提高刊物质量等问题进行了研讨,要求各个中心负责人率领刊物编辑部负责人在以下层面做好细致的规划:

1.  进一步明确期刊定位和目标,梳理清楚刊物应面对的读者类型与群体;

2.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来提升刊物品质,提出近阶段的具体目标,而且必须是可测度的指标;

3.  建设高水平的审稿队伍;

4.  编辑队伍的建设思路和管理要求;

5.  全所统一数字化编审平台的建设需求。

在座谈会上,各刊物编辑都对自身刊物的建设提出了思考和意见反馈,并对各刊物当前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剖析。会后要求各编辑部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制定较为详尽的发展规划。

8月19日,根据各刊物提交的发展规划,武夷山副所长进行了细致的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分别返回给各刊物负责人,要求进一步完善和修改。8月26日,各编辑部完成计划的修改工作。

 

Ø  各刊物编辑部制定了相关新措施

通过本次座谈会的交流,各编辑部门采取了一些相关措施,例如:

1.  《情报学报》提出了全面的期刊建设发展措施,从内部管理、对外交流到学术质量提升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全新的建设思路,并配有细致的实施办法。

2.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在细致分析当前所处的竞争与机遇面前,制定了如何发展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从顶层设计规划、构建高水平核心作者群、构建青年学术交流圈、建立刊物选题策划制度、加大刊物宣传等相关办法。

3.  《高技术通讯》(中文版)编辑部重新对刊物做了定位,并分析了重新定位后的稿件来源,并对编审队伍建设、编委会建设提出了细致的设想,此外对当前的财务状况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4.  《中国软科学》杂志重点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吸引优质稿源提出了解决办法,另外就提高审稿与管理效率提出了思路。

5.  《数字图书馆论坛》即将转为由我所信息资源中心负责管理,他们提出了重组编委会人员名单、编制新章程、调整主题或栏目,重组编辑部,改变完全依赖兼职编辑的局面,提出分工负责的方案。希望尽快由所务会明确刊物主编、副主编,以便新任主编、副主编名正言顺地展开2014年度的组稿和约稿工作。

6.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编辑部在计划进一步稳定作者队伍、扩大稿源的基础上,加强与重点研究机构、重点大学及重点研究领域课题组建立联系渠道,强化流程管理和发行工作,并做好刊物的网站管理工作。今年是该刊物进入核心刊后的第一年,要力争将刊物办出新气象,办出特色。

 

此外,信息技术支持中心就统一数字编审平台建设分析了当前现状和科技部的实际要求,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并附有较为细致的经费额度分析):建议我所的编审平台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由XX公司负责平台维护、技术支持和数据维护,各编辑部人员与审稿人只关注内容建设即可,不必为平台运维操心。

 

Ø  需要所务会决定的事项

1.   建议信息技术支持中心代表我所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统一安排XX公司完成数字化编审平台的采购,并与其洽谈OA开放服务、文章相似度检测等功能需求的开发。

2.   部分期刊提出了办刊中出现的稿费、版面费等经费支出渠道受限的问题。各部门虽然项目经费不缺,但是大多属于纵向经费,无法列支相应科目,只能通过横向经费渠道加以解决。建议科研处制定关于横向经费用于办刊的一些管理细则,对于横向创收力度不够的部门,应允许其使用所层次掌握的横向经费,但使用额度需要事先约定。

3.   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所内多家核心刊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影响因子急剧下降的情况,其原因之一可能是这些刊物仅通过万方数字平台对外服务,其他国内平台并未收录。由于其他一些平台的销售渠道比万方数据更通畅,造成一些用户不能看到本所的这几种期刊,导致其被引量近些年急剧下降。

4.   各编辑部都提出了提高办刊质量、扩大编辑队伍的设想,所内是否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允许各编辑部招聘正式员工或合同制职员工,一事一议。

5.   所务会已决定将《数字图书馆论坛》刊物收回,由信息资源中心负责管理,目前工作还未进行交接。希望尽快指定新任主编、副主编,展开交接事宜,以便2014年展开工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35624.html

上一篇:纪念《情报学报》创刊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12)
下一篇: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成功获得2017年ISSI第16届大会主办权(2013)
收藏 IP: 1.202.112.*| 热度|

5 郑永军 宁利中 李璐 钟炳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