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将写作过程拱手交给AI,会发生什么 精选

已有 6030 次阅读 2023-10-27 08:19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ab0d51b9e755a68b498f5b800710ed38_PDF-EPUB-Who-Wrote-This-How-AI-and-the-Lure-of-.jpg

将写作过程拱手交给AI,会发生什么

■武夷山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23年10月27日)


9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美利坚大学语言学荣誉教授Naomi S.Baron(内奥米·S.巴伦)女士的著作Who Wrote This:How AI and the Lure of Efficiency Threaten Human Writing(本文作者译为“这是谁写的:人工智能和效率诱惑如何威胁着人类写作”)。

人工智能(AI)写作工具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挑战。作为写作者,我们是不假思索地利用该工具来节约时间,还是停下来权衡一下利弊?为了搞清AI如何对写作和思考进行了重新定义,巴伦探讨了人类读写能力与技术发展的历史关联。她从19世纪的作文课说到英国数学家图灵破译敌方密码的工作,一直讲到当今ChatGPT引擎,生动描述了人类读写能力和AI的涌现过程,并提示了二者可能的未来。

随着技术变得日益精妙,人们忍不住会走捷径,让AI替我们干活。巴伦警告说,这样的效率追求并不总是对人类有利。眼看着AI不仅能提供写作建议,还能提供完整的文本,我们面临的风险是不仅会失去技术技能,而且会失去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是帮助我们进行个人反思和独特表达的跳板。

作者问:“如果写作有助于我们思考,那么我们将写作过程拱手交给AI后会发生什么?”

她表示,对于“在存在论层次上,AI替我们写作有什么大不了的”观点,要避免下意识地仓促回答,需要先清楚写作是如何影响人类的。

进而分析,“最根本性的一点是,写作改变了我们的心智与大脑。英国古典学家埃里克·哈弗洛克在《柏拉图导论》一书的序言中写到,写作在古希腊的发展及伴生的读写能力的扩散,即使只发生于个别的社会圈子,也催生了希腊哲学思想的绽放。写作促进了反思、逻辑思维和有形文本的生产,从而推动了再思考。尽管哈弗洛克关于历史性心智变化的论证受到一些批评,但是‘读写改变大脑’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由于现代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知道大脑是‘塑性的’,意思是,在一定的物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影响下,大脑可以重组其结构,敷设新的路径。伦敦的出租车司机拥有关于几千条路线、街道和地标物的‘知识’,他们的海马体后部(负责物理导航的脑区)就比对照组人群的海马体后部要大。识文断字的人的大脑与文盲的大脑是不一样的。Stanislas Dehaene利用核磁共振扫描结果告诉我们,较晚才开始学习读写的成年人在学会读写后,负责阅读的脑区中白质和灰质的密度就增加了”。

本书行文诙谐,知识含量高,如谈话般易于接受。如“一个幽灵,生成式AI的幽灵,在场上游荡。起初,人们害怕学生作弊的情形将猛增,再者,艺术家和演员会丢掉饭碗。接着,危险加剧了,该技术的一些创立者警告说,AI对人类的潜在风险不亚于大流行病和核战争”。

书中规劝,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社群——在与AI的合作程度上要作出明确的抉择。AI技术已经上场,不会自行退场。巴伦还告诉读者,应如何与AI合作、如何识别AI的风险——它可能降低具备读写能力所带来的宝贵的认知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巴伦出版了多部著作,其中2015年问世的Words Onscreen:The Fate of Reading in a Digital World已有中文版——《读屏时代:数字世界里我们阅读的意义》,于2016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她此前出版的另外两部著作是《总是在场:线上移动世界中的语言》《我们如今怎样阅读:印本、屏幕和音频的战略抉择》。她喜欢问的问题是:如果一本书是电脑写的,你愿意读吗;如果一本书是电脑写的,你能发现吗;为什么这一点至关重要,等等。

《中国科学报》 (2023-10-27 第3版 读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07378.html

上一篇:英诗汉译:做人要像人
下一篇:[转载]日本世界创新文化中心就未来科技政策向岸田首相建言,AI战略需“三箭齐发”
收藏 IP: 219.142.146.*| 热度|

26 刘进平 叶子恺 宁利中 曾纪晴 尤明庆 姚小鸥 郭战胜 杨正瓴 汪运山 籍利平 章娟 夏向阳 汪凯 王成玉 晏成和 王涛 崔锦华 徐长庆 曹俊兴 郑永军 姚伟 谢钢 王安良 徐芳 赵凤光 guest6290613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