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奥地利学者发掘一篇50年代老论文的价值 精选

已有 6662 次阅读 2022-8-31 07:15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奥地利学者发掘一篇50年代老论文的价值

武夷山

 

Futures(未来学)杂志2022年9月号发表了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互动系统和数据科学研究所技术与社会研究室的高级研究员、社会学家Christian Dayé的文章,On the icy slopes of expertise: How a Cold War-er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expert opinion in science might transform the epistemology of simulation,原文见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6328722001124?dgcid=raven_sd_via_email

该文发掘出O. Helmer和N. Rescher于 1959年第1期Management Science(管理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On the Epistemology of the Inexact Sciences” (论不精确科学的认识论, 后文用OEIS表示这篇文章),并认为该文对专家意见的看法对于当今的仿真认识论仍有启示意义。

 

该文的“摘要”说:

本文识别出仿真之认识论不确定性的两个主要来源,一是表现问题(模型与现实有多相似?),二是专家意见问题(应该赋予专家意见什么样的地位?)。在20世纪50年代末,Olaf Helmer(博主注:Olaf Helmer,1910-2011,德裔美国逻辑学家和未来学家,1946-1968期间任职于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和Nicholas Rescher(博主注:Nicholas Rescher,1928年生,德裔美国哲学家,1961年以来一直担任匹兹堡大学的哲学教授)这两位哲学家提出的认识论可以提供一个基础,从而可将仿真及相应的预测活动视为科学性的活动。……

    

下面摘译Christian Dayé的文章的“结论”中的几段话:

 

简要概括一下OEIS一文所确立的几条认识论和方法论主张似乎是合适的:

认识论主张#1:在科学的很多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的大部分,专家意见及评价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它们在创造新知识之科学活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认识论主张#2:尽管专家意见之集成对传统的科学哲学提出了挑战,仍旧可以为这些不精确科学构建严谨的认识论基础,为此要使用准规律、证据集(数据等)和理性专家做出的个人概率估计。

方法论主张#1:应该采集专家意见,作为对给定证据集的专家评价。让专家们估计,这个证据集使某一具体假说得以成立的概率有多大。

方法论主张#2:应该采用一种透明的、妥善记录在案的程序来遴选专家。专家应具备相关问题领域的广泛的背景知识,应在该领域事件的预测上有确凿成功的先例,应能在面对新证据的时候将其个人概率估计调整到正确的方向。

方法论主张#3:在专家参与的整个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是要确保所有专家接触到的是同一个证据集。不过,证据集可以根据专家的建议加以扩充或调整。

……

贯穿整个20世纪直到今天,仿真研究能够提供关于未来的可能发展之知识的主张一直遭到怀疑。尽管有时候这种怀疑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表达出来的,但它本质上是社会信任问题,因此最好以社会嵌入方式来解决。与“预测文化”平行,似乎我们也需要“仿真文化”来应对各类公众的怀疑。这种仿真文化的组成要素包括叙事、实践、仪式、人工物、网络、信念和个人。它们应对怀疑的方式,一是稳定相关结论主张的认知权威性,二是增强人们理解和处理仿真之内在的、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的能力。无可否认的是,由于OEIS奠定的几条主张表达得非常清晰(尽管年代久远),它们就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仿真文化可以借助它来稳定自己的知识主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53350.html

上一篇:王一方老师来所里作报告——日记摘抄908
下一篇:申请表上,一个人替所有人签字——日记摘抄909
收藏 IP: 1.202.113.*| 热度|

14 尤明庆 周忠浩 杨正瓴 谢力 晏成和 徐芳 葛及 史晓雷 刘钢 郑永军 刘炜 朱晓刚 郑强 俞立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