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索教授谈“我为什么不喜欢论文的‘文献综述’小节”
武夷山
比利时科学计量学家、普赖斯奖得主罗纳尔德.鲁索在ISSI Newsletter(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简讯)2021年第1期发表文章,题为 Why I Do Not Like Literature Review Sections(我为什么不喜欢论文的‘文献综述’小节)。
文章大意如下:
研究论文的主体一般遵从IMRaD结构,其中I表示引言,M表示方法,R表示结果,D表示讨论。由于文章一般含有结论,所以有时候称为IMRC结构,其中C表示结论。
可是,按照这个结构写文章给图书情报学刊物投稿经常会得到“大修”的评审建议。评审者会说,没有文献综述部分是不行的(我多次碰到这种情况)。
确实,JASIST(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会会刊)这样的刊物发表的论文通常有很长的文献综述。可是,这些文献综述很少能给我带来启发。很多综述都存在着“他说、她说”式的问题,即出现这样的句式:“X做了什么,而Y的看法是什么。几年后Z也研究了什么......”,结句是“但是,我们将做不同的事情”。
为了说清我的意思,不被误解,我想说三句话:综述很有用;一篇文章必须置于合适的框架内;作者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研究领域的文献有充分的把握。
综述。我完全承认综述性文章的重要作用。我自己也写过几篇综述文章,并在适当的场合引用它们。只要发表综述文章的目的不是增加期刊的影响因子,我十分支持综述文章。
文章的框架。任何一篇论文都是知识链中的一环。这一方面反映在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另一方面反映在,论文要告诉潜在的读者:本文隶属于什么样的科学框架。文章“引言”部分会描述这个框架,在“文献综述”部分则应该简要讨论一下与本文有直接关系的主要players(扮演角色者,起作用者),这样,读者也许就能理解新文章的贡献,了解该文在本领域的科学景观中处于什么位置。
对本领域的了解。我期望作者拥有本领域的广泛知识(或至少尽量接近这一理想状态)。对本领域是否熟悉,通过文章的结构和每一句话都能看出来。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我发现某些文章的作者仿佛觉得,2000年之前什么也没发生过,或是觉得图书、编著中收入的文章、会议文集及未被科睿唯安收录的期刊均无关紧要。
现在我提出自己的建议。对评审者的建议:即使你认为有文献综述小节较好,也别根据这一并非至关紧要的方面来判断整篇投稿的价值。对于期刊编辑的建议:允许文章的结构有所变化。如果作者的投稿含有文献综述小节,可以的;如果没有这个小节,也行。如果评审者仅仅因为文稿没有文献综述小节就建议大修(甚至退稿),编辑就别理睬这样的建议,而要考虑来稿是否含有“实实在在的”即原创的内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