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我在中国科协举办的“提高科技论文引用率高层研讨会”上的发言(速录稿)

已有 2911 次阅读 2020-7-20 07:27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在中国科协举办的“提高科技论文引用率高层研讨会”上的发言(速录稿)

时间:2008129

地点:国宏宾馆

 

武夷山:

    今天参加这个会非常高兴。因为这个主题――提高论文引用率――是比较具体的,不是笼统地讨论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论文引用率,论文的质量肯定是第一位的,用数学的话说是“必要条件”,但是论文质量好不一定被引用,它不是“充分条件”。我想就充分条件这方面谈几点看法;

    第一,我觉得我们要以某种方式,在某种场合,提倡中国的科研人员引用中国同胞发表的科技论文。我想把这个放在第一点强调一下,这有点儿和提倡使用国货的意思差不多,可以提倡,但是不做强求。我们不能说大家不去买进口货,但提倡使用国货还是可以的。而且我说的是提倡引用中国人发表的论文。无论是谁发表的(中国人的、外国人的),只要是好的都要引用。但是现在的现实是什么?我知道有相当一批博士生导师对学生说,你们不要看中文的文献,你们就看外国的东西。他的用意可能是好的,你不看外国文献怎么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另外有的学生懒,外文不过关,博导就逼着他们读原文文献。这样的话,如果学生听老师的话,只看外文文献,他中国文献看都不看,怎么会引用?可能中国人的优秀论文不是很多,但也不是没有。因此,要提倡一下,像提倡使用国货那样大力提倡一下是有必要的。一些大师,像钱学森,他们的论文很注重引用中国人的论文成果。我跟我的学生说,把钱学森的文章找出来看看,发现钱学森很重视引用中国学者的文献。

    第二、对于提高科技论文引用率,科技学术期刊的编辑部有很重要的角色要扮演。刚才冯(长根)书记说了一些,如果你的要求严格,参考文献不合适打回去,“引言”中文献综述做得不好打回去,那就会促进文献引用。特别是参考文献的问题,因为现在很多期刊是靠版面费生存,他们觉得参考文献占了那么多的版面,少一页我就要少收好多钱,他不忍心。有些编辑部是限制参考文献的数量。在早年的时候,一些更野蛮的做法就是明明投稿的人有参考文献,编辑部发稿的时候就加一个括号,说“参考文献略”,就把人家的参考文献删了。这几年这种情况不太见到了……

 

武夷山:现在编辑部没有公开把人家的文献删掉,但是有的编辑部要求说,你的参考文献不要太多。这不是很规范的做法。另外我们看到了一个现象,就是中国的一些科技期刊编辑部,由于版面费的考虑,经常将参考文献转页,反映出对参考文献不重视。我们在国内期刊上经常看到转页,正文是9095页,然后转到120页登参考文献,这样杂志就不会有半页的空白地方,每页都排得比较满。这种情况在国际学术期刊几乎看不到,人家基本上不转页。如果读者复印的话也很方便。对于国内杂志呢,我现在复印了9095页,还要找120页,要多花很多时间。这是一个小问题。但为什么没有在正文当中转页,而是在参考文献处转页?因为他认为这个不重要。如果真的认为参考文献很重要,他不会轻易地采取这种做法的。也不是说参考文献越多越好,但是切题的(Relevant)参考文献一定要有。我们也有引用了不该引用的文献的情况。我已经发现,有些作者好像是为了讨好,为了在我当主编的期刊发表文章,就引用了我的东西,他们感觉这样我就容易发表他的文章。可是,他引用的我的文章和他写的文章没有密切的关系。总的来说,我同意冯书记说的,我们现在引用的参考文献太少。如果一个学科平均的参考文献篇数少,这个学科的期刊的影响因子必然不会高。全世界数学期刊的篇均参考文献比生命科学期刊要低很多,所以整个数学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就低。但是,你不能说数学期刊的质量比不上生命科学,这不可比。期刊的影响因子大小和参考文献的平均篇数是直接相关的,而我们现在整个的情况是:平均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比国际上低很多。在这本来就少的参考文献中,引用中国人写的优秀论文的更少。

    第三、提高我们中国科技界的诚信度非常重要。多数科研人员都是好的,但老百姓说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汤,少数人的科研诚信问题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前不久在科学网的博客上看到茹永新一篇文章,标题是“英国见闻30:科学交流与学术信任”,我把里面的一部分内容说一下。他在英国留学,他说:

 

第一篇文章初稿完成,导师帮我校正,临别时嘱咐再订正一下参考文献,又添上一句,说不要引用苏联发表的文章。问他为什么,他委婉地说他们常常不愿意发表真实的发现。当时我自己没有多想,反正自己也看不到相关的俄文。回国后,自己在一个新的病种标本里看到了导师研究的细胞,我写了一个英文病理报告发表,希望他修改一下。他要求看原始病理切片的时候,我意识到老师不信任我的照片来源,或者不信任我的观察结果。他看过我的病理切片后很满意,以后他再帮我修改文章时,就不再要求亲自看我的病例标本了。结合老板不信任苏联人的科学文章,我怀疑英美籍大部分科研人员不相信中国的研究成果,发表文章时不引入我们的文章。

......

武夷山:如果人家对整个国家有坏印象,说这个国家的人,留学生老是作弊、剽窃,这种印象比较深的话就很糟糕,影响到了整个国家。即使中国人写的好论文他也不看,他不敢引用,这个问题很严重,所以要扭转这个形象需要我们做很多事情。

第四、accesscitation的关系。access很重要,你的东西容不容易被读到很重要,你的东西好,人家可能会引用,但首先人家得读到你的东西。读到还不一定引用,但(有时)读都读不到,这个问题没有引起中国的充分注意。有一个例子,美国有一个天体物理学数据系统,有人对此做过实证研究。对于天体物理学数据库,一篇文章平均被下载阅读7次就要被引用一次。是不是每个学科都是这个比例?不一定。但是可以肯定,被引用量和被阅读下载量是有关系的。至少人家要看得到你的文章,看不到怎么引用?中国的文章是不是很方便地被人阅读到,尤其在国际上面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例子就是中科院物理所有一个《中国物理快报》,他们办得很好。他们几年前有一个做法,他们拿到中国科协、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给他们一些期刊补助费用,他们是怎么用的呢?有的杂志拿到了期刊补助就给编辑部的人员多发点奖金,而《中国物理快报》拿的补助完全是用来印期刊抽引本。

......

武夷山:《中国物理快报》对作者说,你认为这个行当里面全世界顶级专家是谁?由编辑部负责寄,就把这个文章寄到国际同行手上。国外的科学家,人家并不是势利眼,看到你的文章不错,就会引用。这个措施对提高《中国物理快报》的引用率起到明显的作用。为什么?因为整个中国在世界上不是科技大国,有这么多科技杂志,他为什么要看中国办的物理期刊?但是,你将抽印本寄到他手上,他可以看一眼。所以要解决access的问题。最近几年《中国物理快报》不一定继续这么做,因为网络很发达了。

    再举一个例子,是一个反面的,access不解决会有什么问题。90年代我在驻美使馆科技处工作期间,有一天一个中国在美国就读的女博士生给我打电话,她不认识我,就给科技处打电话,她说“我的老师要编生命科学的百科全书,其中写一个词条的时候涉及牛胰岛素的合成,我对导师说是中国人第一个合成的,导师说不知道。怎么办?”我和中科院上海生物物理(编辑注:应为生物化学)所联系,说你们当初发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文章是哪个杂志,请把复印件给我传真过来,后来传真过来了。那位女博士的导师看了之后说,既然科技期刊都登了,就承认了,就在词条中加了一句话,就是中国人哪一年首先合成了这个东西。如果access的问题解决的话,人家导师自动就会认帐,不需要底下这个留学生为我们中国争夺这个优先权发生那么多的麻烦,还要跟他争。

......

武夷山:最后引申一下,为了改善这个问题,让人方便地检索到,能够读到,要做些什么呢?第一,我们中国科技杂志的英文摘要非常重要,你英文摘要写得好,人家看着,觉得你的摘要是一个像样的摘要,他会主动和你交流。去年发生一件事情,我们所一个很年轻的同事写了一篇文章在《情报学报》发表,一个国际著名的情报学家看到他的英文摘要,跟他联系,说你把文章翻成英文给我看看。下一步,他也许可以在我们这位作者的论文基础上面进一步给他改善改善,最后共同署名发表。这种情况很多。如果你英文文摘都没有,或者英文文摘还不象样,这个就做不到了。现在客观上英语是国际语言,事实就是这样。所以英文期刊非常重要,中国的英文期刊现在处于很尴尬的境地,大部分英文期刊还没有被SCI收录,也没有被中信所统计源期刊收录,我们主要是统计中文期刊。现在很多单位说,既然这些期刊既不是SCI源刊物又不是中信所源刊物,你在上面发表的论文我们不算。我们所已经搞了好几年了,专门把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做了一个数据库,向大家提供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引用状况和其他指标。英文的文摘和英文期刊都很重要,尽量加入一些无论是中国办的还是国际上办的电子数据库也比较重要,你要方便让人家读到。

    第五、今天在座来了这么多重要媒体,在座的重要媒体的影响力确实要大很多。因为我多次发现,我们本来写的是带学术性的东西,没有什么影响,一个记者采访了,在你们大媒体上面一发表,影响非常大。媒体可以多讲一些故事,生动的故事能够打动人,使大家注意到提高科技论文引用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尽量把事实弄清楚,尽量做到在使用一些指标的时候,把指标的含义弄清楚,这样比较好。因为,媒体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举个例子,现在很多人喜欢引用一个数据,就是中国被SCI收录的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平均每篇被引用多少次,按这个排序中国排在世界100多位,是很落后的,很多人很喜欢引用这个数据。凡是有人谈到中国科技成就,马上就有人用这个数据攻击人,说中国现在世界排100多位,你们还吹牛。但是,这个指标不是一个好的指标,为什么不是好的指标呢?按这个指标,谁发表量小就占便宜。它发表量小,某篇文章由于偶然因素被多引用了几次,指标一下就上去了。日本按照这个指标统计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是日本是公认的世界第二大科技强国,至少也第三。某一年,篇均被引次数全世界最高的是百慕大,它论文少,最后这个指标就上去了。在我们国内的统计,有些年份,篇均被引次数最高是福建,因为福建的全省论文总量不高,这个指标容易上去,但是你不能说福建的科技实力比北京、上海还要高。如果我们把十年累计SCI论文发表总量超过10万的国家放在一块排位,这么排,中国篇均被引次数是排在世界20位。5年累计论文超过5万篇的国家放在一起,中国是18位。这两个位次反映出的中国情况也许比较合理。

......

武夷山:关于论文查寻方便性的作用,我再举个例子,就是中科院植物所,把他们办的所有期刊,从建刊以来都全部数字化并免费上网了,这使他们期刊的引用数有明显的上升。他们一开始只是觉得现在是数字化时代了,该提供开放获取服务了, 但没想到对提高期刊被引有这么大的作用, 他们现在已经看到了明显的效果。

 ......

武夷山:最近几年(公众)对科技的批评比较多,这是一个事实。一方面科技界有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批评,说明言路比以前开放了;另外说明大家关心科技,不关心骂它干嘛。所以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看。像看大片,越骂越看,越看越骂。公众还是很关心科学技术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42733.html

上一篇:评一次香山会议的选题
下一篇:良善(英诗汉译)
收藏 IP: 1.202.113.*| 热度|

14 史晓雷 郑永军 范振英 杨正瓴 王崇臣 周忠浩 高峡 吴斌 刘立 周浙昆 李毅伟 宁利中 俞立平 魏瑞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2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