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也许他也去漫游未来了,不能再为你解答为什么了 著名作家叶永烈病逝

已有 2281 次阅读 2020-5-16 17:52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也许他也去漫游未来了,不能再为你解答为什么了

著名作家叶永烈病逝

来源: 北京晚报     2020年05月16日        版次: 10     作者:





    小时候我们总爱问为什么,作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叶永烈为几代人解答了童年的疑惑。昨日上午,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消息传出后,很多网友在社交媒体缅怀这位作家,感谢他用文字带领自己走进科学的世界。有科幻迷写道:“也许他也是去漫游未来了吧,感谢他为我们留下的永恒经典。”

    《十万个为什么》,他写了三分之一

    叶永烈1940年8月出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他11岁起发表诗作,18岁开始发表科学小品。19岁时,他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

    巧合的是,当时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曹燕芳正在编写《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对方觉得《碳的一家》文笔活泼,和《十万个为什么》文风相符,就邀请叶永烈参加写作。《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初版本共收入175个“为什么”,叶永烈一个人就写了163个。后来,叶永烈才知道,在自己参与创作之前,出版社曾组织7位上海的化学教师花了一年时间,写好了化学分册。由于化学老师们写得太像教科书,编辑部不满意,才找叶永烈重写。

    接着,叶永烈又参与了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分册的创作。1961年,《十万个为什么》在国际儿童节第一次出版,5本共971个“为什么”,叶永烈写了326个,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左右。他也是这套书最年轻的一位作者。出书时,他只有21岁。

    《十万个为什么》先后出版了6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令无数青少年从小爱上科学,长大后走上科技之路。直到2013年,年已七旬的叶永烈仍然参与了《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写作。他也是唯一一位参与了《十万个为什么》历次改版的作者,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小读者的成长。

    由于《十万个为什么》每篇只有两千字左右,叶永烈写完这套书之后觉得不满足,萌生了写长一点的小说的想法。

    1961年,大四的叶永烈完成了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他曾回忆说:“那时科幻小说的创作交流环境很闭塞,我当时几乎没有读到世界科幻小说领域的名著,没有看过儒勒·凡尔纳、阿西莫夫的作品,只能找到一些前苏联作家的并不出名的科幻小说。”至于书中的那些“高科技”,则源于北大可以看到众多最新的科技杂志。现在看来,他在书中写到的环幕立体电影、隐形眼镜、原子能气垫船等未来预言,很多都已经成为了现实。

    1978年,这部小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量达到惊人的300万册,成为一代科幻迷的启蒙之作。

    更有意思的是,早在世界上还没有手机之前,写于1961年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已经多处写及手机——一个有荧光屏的微型半导体电视电话机。1996年,一家公司得到叶永烈的无偿授权,将“小灵通”命名为一类手机产品的称呼,风靡一时。

    转型纪实文学,留下珍贵创作档案

    1983年之后,叶永烈开始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创作,写作了《钱学森传》《陈伯达传》《毛泽东和他的秘书们》等与中共党史密切相关的纪实文学。他的《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构成总字数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输出多种语种版权。从2015年开始,他又从纪实文学转向了长篇都市小说,完成了135万字的“上海三部曲”。

    谈到从科普向纪实文学的转型,他曾这样解释:“一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四十而不惑’,我更为深切地关注时代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二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政治气氛开始宽松,使我能够涉足当代政治领域中的重大题材;三是我自小就喜欢文学,我在从事科普创作之前,曾写过诗、小说、散文等等。”

    叶永烈是非常勤奋的高产作家,一生出版180多部著作。2018年时,他对自己的创作做过一次数字总结:“前段时间我整理了我的科普作品,叫作《叶永烈科普全集》,有28卷,1400万字;我的纪实文学作品是1500万字;还有行走文学,《叶永烈看世界》21本,现在已经全部出版,500万字。” 他还有个非常好的创作习惯,各种文稿、书信、照片、采访录音、笔记、作品剪报、评论、样书等均分类保存。他长期从事中国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档案和口述历史资料,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叶永烈创作档案”,成为中国当代历史研究的一批原始文献。

    2014年,叶永烈把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创作档案捐赠给上海图书馆,“我是历史的记录者,但我所记录的这些历史不是属于我的”。他说,“我曾想在墓碑上写,对不起,我不能再为你回答为什么。后来,我想改成,请到图书馆来找我。”       

    本报记者 李俐 新华社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33465.html

上一篇:[转载]韩松:我们为什么要记住科幻作家叶永烈?
下一篇:[转载]科幻作家吴岩追忆叶永烈:他曾是中国科幻代言人,提携帮助后辈
收藏 IP: 1.203.173.*| 热度|

3 刁承泰 杨正瓴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